無擇.且樂
对话的力量
2022-9-1 漫漫


    释放攻击性,确立安全感。



    于是内在与外界气压相近,于是可以以更开放的状态触碰、拥抱世界。这是另一种打开方式,值得尝试。



    前几日,看了几期《十三邀》,高圆圆,项飙,黄灯,李安、陈传兴,黑目瞳等,释放不少,非常开心。特别是陈传兴这期,动人。他说的初到巴黎留学的感受,那种如饥似渴的欲望膨胀的感觉:重重的美景展开,思想上的酒池肉林,真的是一种幸福。我在第一次看到国外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时曾深深地感受过,曾写过《分星星》仿佛落魄的穷鬼掉进了无穷的宝藏;仿佛木讷的书生碰到了痴迷的姑娘;是海上钢琴师踏上大陆;是朝圣的人一身疲惫满面尘灰,杵立在圣殿,求知若渴,不知所向。  闪亮的光芒没有终点,饥饿的人儿惊呆了目光,来不及看珍宝是啥,急着把它们都装进褴褛的口袋。用余生的勇气和力量,穿越时空,远渡重洋,可否把累世的贫穷都喂养?”,我只是在互联网上看看而已,何况他亲身经历五感并在呢。他说:“在这个有限的时间之内,我几乎就是要抛头抛脑地,把自己像哪吒一样,重新拆解掉,把自己的血肉骨头全拆了,然后晚上再掉眼泪,再慢慢地一块一块地接回去,然后再拿个针线慢慢缝。”这种重塑的机会太迷人。还有他对许回应,许说我是假装疯狂吗?他说:“你不是假装疯狂,你是在扮演疯狂。”许说我是不是浅薄,他说:“你不是浅薄,你是一个不安于世的人。。。”许说我是不是轻浮,总是被厌倦所驱动,他说:“你是去玩火,但你知道把握那个尺度,更多的是一种学习。”这回应温和包容也很透彻。



    在现实交错的痛苦的撕扯中,这些对话让我仿佛看到一些光。要走出去,放下执念,在狭窄幽小反复的纠缠中,主动再退一步吧,主动脱离。想起妮同学说的“把自己扔出去”,我突然感受到了另一种深意。除了思维定势上的自我束缚,扔出去更包括跨出去接触新的内容和视角,不要不知不觉中被现实裹挟、吞没(这对我来说又是多么容易发生)。



    多视角的世界,流溢的智识、觉察、反思,精确的表达,深入的对话,好像自我的内在缓缓地梳理,慢慢地流出来。有时候觉得酣畅,有时候觉得激动。



    过去我像黑洞一样吸收,却不知如何得体地、用正常的、温和的方式去表达,只在内心蹂躏自己的情绪、情感、生命。当遭遇问题时,被痛苦淹没,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只会用逃避或破坏两种方式,总是以哭泣收场。



    嗯,勇敢是美德,温和是力量。



    当外界的压制慢慢去除,自我得以渐渐清晰地呈现。



    当自我清晰呈现,自我与世界得以平等对视、对话,才能感受分离、独立、完整,才能拥有自己的思考、选择,以及真正的承担。

发表评论:
昵称

邮件地址 (选填)

个人主页 (选填)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