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旅者

2024-2-16 漫漫 针线

    《时间旅者》系列,是个老信封作品专集。

    我保存了很多历史物件,打算用信封做一个系列叫《时间旅者》,用信的内容碎片做一个系列叫《见字如面》。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12)

无极

2024-2-10 漫漫 碎语

年前,去中国美院美术馆看了赵无极个人回顾展《大道无极》。

之前在别的画展上看到过部分赵无极的作品,对他作品中的视觉冲击力,色彩表达,抽象的表现形式,以及抽象之下的东方意蕴等,觉得还是有值得学习的部分。

当然除了大部分的抽象作品,我还对其中有一些树的作品非常感兴趣,觉得在那个抽象的背景里,在那个色彩变化融合的背景里,那些各个形状的树枝,是我特别喜欢的。光秃秃的树,一直是我埋深喜欢的元素。我正在做一个新的系列叫《时间旅者》,就打算用这种树的元素。

另外很感慨一个人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对其影响。赵无极旅居巴黎,正处在那个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和位置,得以学习和交流。而很多同辈人以及他的很多同学们,在国内文化大革命中,连画纸和颜料都找不到,更何况精神摧残。

每一个能绽放自己生命才华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

评论(0) 浏览(7)

艺术——表达,共鸣,疗愈

2024-1-26 漫漫 碎语

    艺术品与垃圾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一念之差。如今陈列在美术馆里的那些伟大作品,也有不少是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同样,今日展在美术馆博物馆的那些作品,大多数,没多久也就成了垃圾。

    凡高活着的时候,他的画没有人买,后来,价值连城。画还是那幅画,为什么变化那么大?当然,听说还有少数激进环保主义者,去年组织了一个活动往博物馆画上泼番茄酱以抗议社会对这种没用的东西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徐渭后半生苦不堪言,在自杀与自杀未失败之间挣扎,如果还有什么让他度过那些痛苦的时间,那么是画画。当然,若论价值,当时他的画自然是一文不值,垃圾不如,虽然,后来他们也进了博物馆。后来进了博物馆的只是少数,还有更多的,就一直在垃圾堆里,直到消失。没有人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它们和主人一起消失在人类文明的烟海里,它们和主人一起腐烂在自然的泥土里,无声无息。

    总有一些艺术家,TA在用灵魂创作,也是在用血肉之躯创作。TA是一个管道,连接人和那个道,那个无限。于细微处看,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焚化之后的一些灰,几缕烟;于远处看,是声音穿过空气的微弱震动。它是一个个体在任何现实目标之外的纯个体的表达,无欲无求的纯表达,是自说自话,或者与天对答。不为给谁看,也不为换钱买米。是困惑,是解答,是愤怒,是哀伤,是爱与慈悲,是疗愈。

    在我心中,艺术是表达、共鸣、疗愈。

    艺术的经济价值,社交价值 ,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收藏价值,于当事人当事作品来说,不过都是外衣而已。

评论(0) 浏览(3)

炉火、簸箕和银茶壶

2024-1-10 漫漫 针线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6)

货拉拉

2024-1-10 漫漫 碎语


最近几次用货拉拉的经历。

一次运了500多斤艾绒,每袋约六七十斤,总共八九袋吧。货拉拉司机帮我搬上车搬下车抬到车间里(较近),然后我问司机多少钱(搬运费)?司机说我在平台上已经付过了(运费)不用再付。

一次我运几大箱半成品,运的箱子非常大,而且也不是包装箱,还有点破。因此既不好抬,也抬不动。我们需要先把箱子放进车上,然后往箱里子装货。卸货的时候也一样,需要先卸下一些,然后搬,散装,有点费时。司机表示需要加点搬运费,我说多少,他说由我定。我给了他30,他非常开心,连声道谢。

又一次,我运25件货,每件45厘米立方体,大约每件30斤重。从车间运上车,下车送到客户仓库,可以用推车,一侧需要上电梯,过长长的过道。我问司机搬运费,上下车司机共收了我20元。

明显感觉这几年以来,货拉拉司机收费越来越低了,前几年同样的货搬运费至少30-50起步,老百姓生活不易。

平台越成功,吸引越多的参与者,就越能进行竞价,参与者利润越低。就像外卖员,也越来越不容易,而且也没有保障,因为平台管理日益“完善”了,通过一些方式把风险转移掉了,个体只能自己承担。

评论(0) 浏览(3)

努力

2024-1-10 漫漫 碎语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不是出于热爱,而是出于恐惧和害怕,名声和财富是安全感的保障。当然,也许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出于恐惧和害怕也可以“混得很好”,或者说这样更容易“混得好”,在主流价值评判里获得一席之地。毕竟那些出于热爱的人,有时也会很任性,在时运不济的时候让自己陷入不好的处境,让旁人看了倒比他本人更难堪。

    总觉得有点别扭,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如今所说的“努力”,仿佛有了说不清的多重含义。逢年过节都还在加班打广告骚扰电话的人不努力吗?下班时间还在地推让人们加入刷单群的人不努力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努力,就是把水搅浑,少数人可以浑水摸鱼,可是努力加班搅水的人容易吗?不辛苦吗?有时候努力是无效的,有时候努力甚至只是让世界变得更坏。纳粹集中营里烧瓦斯炉的人还觉得他自己特别勤奋敬业呢!

    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生命状态:第一,所做的事情是出于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热爱,第二,做这件事情是出于自己内在的生命热情,第三,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事情的好奇与探索。第四,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世界的爱。第五,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人类和他者的爱。

    愿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用自己的中正之心,用自己纯粹的生命能量来生活和工作。

评论(0) 浏览(5)

鸡蛋怎么办

2023-12-19 漫漫 碎语

鸡蛋和石头放在一个篮子里,鸡蛋总是被撞破。不撞破才怪呢,是吧。

可是,鸡蛋怎么办呢?

鸡蛋说:“篮子啊,拜托你不要动,你一动我就要被撞破。”

可是,篮子说:“我总是要动来动去的,是吧。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一动不动的吗?再说有时候是那个拎篮子的人在动啊,他动我就动,被撞破的又不是我,我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地维持稳定呢?”

“可以我会破碎,我会受伤,看在咱们多年的情谊下,还请关照啊。”鸡蛋说。

“你被撞破,是你自己太脆弱,太易碎。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你要内心强大,你需要成长!你看看人家石头,活得多自在!”篮子说。

石头说:“对啊,有什么好那么容易碎的呢?滚来滚去撞来撞去多有意思啊。如果不能滚来滚去撞来撞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难道你要我们为了你而放弃自己的自由?怎么可能!你们鸡蛋这么矫情多累啊!麻不麻烦啊?”

鸡蛋说:“我就是这个质地,非我所选择的,非我能改变的。每个东西不一样,你看到这差异,看见我的特质,你就明白我所言非虚。”

石头说:“就你这么矫情,就算你不和我在一起,你和镰刀在一起试试?你和砖块在一起试试?算了,就算和你好朋友土豆在一起试试?遇到事情不要总找别人的原因,自己不觉悟,也没人帮得了你。钝感力,知不知道?”

鸡蛋自言自语道:“仿佛有道理,它们活得多自由多通透,难道只有我才有这烦恼?也许,人总是在吃鸡蛋,又不吃鸡屎。鸡屎它一定也没有我的烦恼。再说,鸡屎也不怕被撞。”

鸡蛋忽然灵光一现,是那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他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在一起?“喂,那个拎篮子的人,不要晃动篮子啊。然后,你为啥把鸡蛋和石头放一起啊?”

“刚好凑巧而已。破了就破了吧。”远远的声音缓缓地传来。

悲伤的鸡蛋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和它一样的,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鸡蛋盒,世界上也是有人会把鸡蛋装进鸡蛋盒运输的,除了鸡蛋盒,世界上还有很多柔软有弹性的材质可以包裹它,有一些幸运的鸡蛋从来没有这种苦闷、害怕和无力。

如果鸡蛋知道了这件事,又该怎么办呢?它能成为一只勇敢的鸡蛋去开启一场探险之旅吗?又往何处去探寻呢?

另外,鸡蛋不知道,它之所以是一个脆弱的蛋,是因为它里面有一个生命需要在某天破壳而出。生命,自然与众不同。如果鸡蛋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好过一点呢?或者,其实也丝毫无助于改善它的处境。

评论(0) 浏览(8)

如果你在山坡遇到一朵花

2023-12-18 漫漫 碎语

        如果你在山坡遇到一朵花,它的颜色像晨雾一样温柔,像晚霞一样动人;它的花瓣轻薄柔软,在微风中轻颤,就像那琴声搅动空气一样美妙;阳光照在它身上,纤细的茎优雅挺立,枝型明媚舒展,仿佛要融化在这温暖寂静的山坡上。

你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它那么美,你非常爱它,伸手想要摘下它别在头发上或者扭扣眼里。可是你缩回了手,你拿出小剪刀,仔细剪下了它,整洁完美的切口!你把它捧在手里带回了家,养在最爱的瓶子里,那个瓶子是你不远万里国外带回的,和它很般配。你每天给它换干净的水,第一天,仿佛还在向你诉说着山坡上的相遇,那时的光线和气温,那时风的流速和云的倒影。第二天,它的花瓣有了细微的褶皱,它的颜色悄悄地深了一层。第三天,它的茎弯屈的弧度加大了一点,仿佛在鞠躬,它的花瓣微微有点垂落,仿佛因为讲了过多的情话而需要一些休息。第四天第五天,你要加班无暇顾及它,但是还不忘给它换上水然后匆匆离开。第六天,它耷拉着头,皱巴巴的花瓣无力地挤在一起,浸在水里的那部分茎腐烂了,水比前几天浑浊,还有些臭味,它在窗台上,说不上是给窗台增了色,还是让窗台以及整个房间有了一种有失打理的荒芜。第七天,它的花瓣全部落在了窗台上,只有一条被腐烂得有些斑驳的茎光秃秃地在瓶子里。你收拾了之后正要把它们丢进厨余垃圾里,忽然想到这是你曾经那么爱过的一朵花,于是你特意把它拿到小区绿化带丛中,撒在灌木丛的根部,让它们悄悄腐烂在泥土上。

在之后很久的日子里,你逢人都会说,你曾经爱上过一朵山坡上的花,它那么美,它惊艳了你,在平凡的岁月和忙碌的生活中给过你慰藉,给你带来了一段美好的岁月和永远的回忆。

  

如果你在山坡遇到一朵花,它的颜色像晨雾一样温柔,像晚霞一样动人;它的花瓣轻薄柔软,在微风中轻颤,就像那琴声搅动空气一样美妙;阳光照在它身上,纤细的茎优雅挺立,枝型明媚舒展,仿佛要融化在这温暖寂静的山坡上。

你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它那么美,你非常爱它,细细地凝视着它,被这样的宁静美好深深击中,仿佛时间在此停止了。你在它旁边躺下,和它处在同一个时空,沐浴着同一缕阳光,吹过它的风也吹过你的脸,带着一些似有似无的馨香。百年心事,一犁春雨,你被所有的悲伤和所有的喜悦包围,然后,那喜悦,治愈了悲伤。

你给它朗诵了你最爱的诗,你给它唱了你最爱的歌,你给它播放你最爱的音乐列表,在它身旁,在音乐中舞蹈,让你的身体,和着这风,这阳光,这音乐,这花儿,这周边的树和草,一起飘散,沿着光速飘散,一直到外太空……从此,你与众不同。也许有一天,我们有了超光速装备,一定可以追溯、重现那一日的天启时分,你的欢娱,你的沉醉。

在之后很久的日子里,你深深知道,你曾经在山坡上爱上过一朵花。那一天,你和它分享了你的故事和你的心灵,你也见证了它的动人,它绽放着无与伦比的光。那一天,阳光有暖,微风有香。

  

如果你在山坡遇到一朵花,它的颜色像晨雾一样温柔,像晚霞一样动人;它的花瓣轻薄柔软,在微风中轻颤,就像那琴声搅动空气一样美妙;阳光照在它身上,纤细的茎优雅挺立,枝型明媚舒展,仿佛要融化在这温暖寂静的山坡上。

你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它那么美,你非常爱它,无声无息,心中波澜起,瞬间千年。但是你有你的路要走,你还有今日的事务要去完成,你和它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永驻心间。从此,你常常来到这个山坡。你见过它在晨曦中含着露水的样子,你见过它在晚霞迟暮过后,渐渐成为一个剪影的样子,你见过它在风中雨中努力坚韧的样子,你见过它在夜空下在星光里清冷的样子,你见过鸟儿飞过它的天空蝴蝶蜜蜂在它身边围绕……你见它委谢了容颜,然后,结出种子,最后,种子随风飘散。它冻结在秋天早晨的霜里,它消失在冬天厚厚的雪里。

万籁俱寂,草木枯槁,泥土僵硬,那朵花早已红颜不存,但它与这片山坡的每一事每一物都在一起。它也许被一些微生物消化;它也许成为泥土滋养了树木,成为树上某一颗小果子的某一部分又被小鸟吞食;它也许被蚯蚓吞进身体又拉出来,然后成了地蚕的家……岁月嬗递,万物转化,你依然常常来此,见这曾有过这朵花的山坡,在这曾有过这朵花的天空下休憩,聆听这朵花曾经听过的松涛和鸟语,或者它已经转化为这里面的一小片音符。

又一年花开季,你见到有同样的花开在这片山坡上,它们和它一样美,它们和它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将离开,它们终究不是它。

几将风雨过年华。总有一天,所有的人、事、物,都将尘归尘,土归土。


来自山坡上的那朵花:

曾经我在风里飘游,我落下又被再次吹起,几经流转,降落在这片山坡上。这一次终于非常幸运地落在泥土上,过了几天,又非常幸运地被泥土覆盖,结束了漂泊的日子。

漫长的冬天真冷呀,我在无边的黑暗里等待,一动不动地等待。冰尘封了我,雨浸润了我,僵硬的泥土包裹着我。要沉默,要忍耐,要保存体力并坚持内心的力量。直至,温暖到来。

开启。积蓄的能量,终于,迸出。向更深的黑暗里扎根,有无限的勇气,因为面见阳光的日子即将到来。

生命的旅程徐徐展开,一片叶子,两片叶子……有时在狂风中无力挣扎,有时在寒潮里瑟瑟发抖,有时在干涸中焦灼企盼,有时在暴雨里歪歪斜斜。一天又一天。

坚定地往更深的黑暗里探索,自由地在煦暖的阳光里舒展。

在那个诸事皆宜的日子,天朗,云淡,我迎来了生命的高光时刻,迎风绽放,轻轻摇曳。无尽的等待,无常的苦难,无穷的忍耐,在生命的力量穿透漫长的时光之后,都成了我身上的光。

那一天,我遇见了你。你眼里的痴迷,让我惶惑,你拿起手要采摘,我惊恐不已,你收回手,我以为你改变了心意,可是你拿起剪刀……

整洁完美的切口!

嘎然而止。我还没来得及展开的生命之旅,还没来得及完成的此生的使命。

你的爱,你的照拂,你的埋葬,那都属于你,和我的残骸。

我的生命在那一天消逝。

如果造物主在我到来之前,允许我对自己的生命许一个愿望,我会许:让我完成此生旅程和使命。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诉求,也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如果还有一些额外的礼物,那真是一个意外的好故事。

评论(0) 浏览(4)

如果能轻易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

2023-11-9 漫漫 碎语

人们以为,不幸福是因为匮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不够富有,比如没能找到好工作或者没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年轻人),比如孩子的成绩不够好(中年人)等等。仿佛只要拥有很多钱和一个学霸孩子,当下的烦恼乃至所有的烦恼便不复存在了。果真如此吗?如果能轻易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是否会更加幸福?

从前有个笑话:等我将来有钱了,买豆浆就买两杯,喝一杯,倒一杯。如今,我们正走在这条道路上。依靠科技的发展,我们基本解决了全球的温饱;倚赖国家的安定,我们基本奔向了小康。我们购买越来越多的东西,然后再将它们倒掉、扔掉、送掉、想尽办法处理掉。吃饭点菜时通常会点超过我们食用的份量,仿佛所点的菜吃完了是一种可耻,有大量剩余倒掉不要才是体面的;同时,我们摄入体内的食物通常也超过我们身体所需的食物,在生活中你听到是大多是吃太多的烦恼还是吃不饱的烦恼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吃很多零食,它们含较多的添加剂,其主要功能不是为身体提供能量,而是满足口味欲望以及激发潜在的欲望,通常对身体没有好处只有坏外。食物本来是用以维持我们生命运作所需的能量,它是生命存续下去的必需品。但现在反而由于摄入了超额的食物,剩余能量给身体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减肥。更严重的是,普遍存在于食物中的大量添加剂,是工业合成的,身体根本不需要,摄入了还难以代谢出去,它们的存在,不是因为身体需要,大多仅仅是为了好闻、好看、好吃,诱导人吃下更多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反思这逻辑,令人不可思议,你不觉得很可怕吗?

另一方面,我们将很多我们以为需要的东西,占有并囤积在那里,大量的衣物、配饰、厨房装备、户外旅行装备和各种基本生活用品,或者书籍、玩具等各种自己喜欢的其他个性领域的东西等等,空间因此陷入混乱,三年前囤的纸巾还没用掉,洗发水过期了还没有用完,孩子都入学了而之前囤的尿不湿还在某个角落里,不一而足。如果想要改善,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去收拾整理,又需要购买收纳工具,因为需要存放收纳工具我们还需要更大的存放空间,因为需要更大的存放空间,我们还需要买更大的房子,这样我们便可以囤积更多超越我们使用需求的东西了。假设一切如愿整理存放完成,我们将更好地使用它们还是更少地使用它们了呢?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能力几何级增长,人类的生活品质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更少的烦恼,我们依然被困在匮乏之中。随着人类生产能量一同几何级增长的,是人类产生的垃圾。平均每个家庭一年要扔掉多少垃圾?

日本二十年前提出断舍离的概念,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简洁舒适。其中,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等于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简洁宽敞的空间。不是简单地“扔、扔、扔”,如果不解决根本的问题,扔扔扔只会牵扯出更大的困境。断舍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是要调整你的内心那不满足的购买欲望,通过人、物品、空间三者的关系来寻找自我内心的平衡点,将不重要的慢慢的进行舍弃,减少占有,对物品节制,最终达到一种高效、简洁、清爽的生活状态。断舍离恰是对物品真正的尊重。恰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断舍离从人的角度,从人对物质的占有状态的清理出发,到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执著之清理,让人走向身心轻盈,不被我们的所有物所困。但我还想讲另一个层面的理解——节制的本质是对其他生命的基本尊重。我们的食物本质上都是其他的生命,是其他的植物或者动物。即使我们现在大部分人不需要亲自宰杀它们,但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是被宰杀的植物或者动物,哪怕素食主义者,仿佛比较仁慈,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只是我们与之物种相距较远,看不到它们面对死亡时的痛苦。我们的生活物资和生存空间也是对其他生命以及它们的生存空间的倾占。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命存续是基本的需求,吃荤吃素都可以,但整个生态是多生命共生的,不仅是在可见领域内的动物植物,在不可见的领域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都是共生的。很多人的生活中,只有人和人类社会,这样的傲慢和自大是一种愚蠢的悲剧。带着一种节制去生活。

如今,进入信息我网络时代,我们又进入信息的包围覆盖之中,信息的泛滥,侵蚀你的头脑,侵占你的时间,被撕扯着。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活在一种碎片式的生命状态里。时间被各种APP分占,观念被各种推送过来的信息清洗改写,你的需求真的是你的需求吗?你的思想真的是你的思想吗?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时代的个体,带着时代的烙印。而这个时代也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可推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是那一片雪花,那一根稻草。

观念,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混乱是必经之路。发酵的酒,智慧是突破这种本能。智慧突破他自身的本能,而一个智慧的物种,终将突破整体的本能,看见整体,在整体的平衡上有序节制地发展。

社会组织结构,市场经济必须带来消费主义。

爱。一,超越匮乏和恐惧,二超越物质,去到精神层面觉察;三超越人类的视角,去看到所有生命体的起灭。

评论(0) 浏览(4)

不要问我来自哪里去往何处

2023-11-8 漫漫 碎语

    不要问我来自哪里,一介女子,一路颠沛,千言万语,不足挂齿;不要问我将去往何处,微弱的个体,默默地走向微弱的星光,能抵达哪一步亦未可知也不计较。

    偶然记录一二,这一路的见闻、感受、思考和理解,用文字,或者针线,都不是全部。如果我心中理解的世界是一片长在枝上的树叶,那么我即使全然表达,表达出来的也不过是一片摘下来的树叶,何况我没有能力全然地表达。

    就像某一株草长在那里,就像某一棵树长在那里,就像某一只小甲虫曾呆在那里,它们来过,见过,活过。沧海一栗。

评论(0) 浏览(4)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