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达,共鸣,疗愈

2024-1-26 漫漫 碎语

    艺术品与垃圾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一念之差。如今陈列在美术馆里的那些伟大作品,也有不少是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同样,今日展在美术馆博物馆的那些作品,大多数,没多久也就成了垃圾。

    凡高活着的时候,他的画没有人买,后来,价值连城。画还是那幅画,为什么变化那么大?当然,听说还有少数激进环保主义者,去年组织了一个活动往博物馆画上泼番茄酱以抗议社会对这种没用的东西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徐渭后半生苦不堪言,在自杀与自杀未失败之间挣扎,如果还有什么让他度过那些痛苦的时间,那么是画画。当然,若论价值,当时他的画自然是一文不值,垃圾不如,虽然,后来他们也进了博物馆。后来进了博物馆的只是少数,还有更多的,就一直在垃圾堆里,直到消失。没有人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它们和主人一起消失在人类文明的烟海里,它们和主人一起腐烂在自然的泥土里,无声无息。

    总有一些艺术家,TA在用灵魂创作,也是在用血肉之躯创作。TA是一个管道,连接人和那个道,那个无限。于细微处看,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焚化之后的一些灰,几缕烟;于远处看,是声音穿过空气的微弱震动。它是一个个体在任何现实目标之外的纯个体的表达,无欲无求的纯表达,是自说自话,或者与天对答。不为给谁看,也不为换钱买米。是困惑,是解答,是愤怒,是哀伤,是爱与慈悲,是疗愈。

    在我心中,艺术是表达、共鸣、疗愈。

    艺术的经济价值,社交价值 ,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收藏价值,于当事人当事作品来说,不过都是外衣而已。

评论(0) 浏览(3)

炉火、簸箕和银茶壶

2024-1-10 漫漫 针线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5)

货拉拉

2024-1-10 漫漫 碎语


最近几次用货拉拉的经历。

一次运了500多斤艾绒,每袋约六七十斤,总共八九袋吧。货拉拉司机帮我搬上车搬下车抬到车间里(较近),然后我问司机多少钱(搬运费)?司机说我在平台上已经付过了(运费)不用再付。

一次我运几大箱半成品,运的箱子非常大,而且也不是包装箱,还有点破。因此既不好抬,也抬不动。我们需要先把箱子放进车上,然后往箱里子装货。卸货的时候也一样,需要先卸下一些,然后搬,散装,有点费时。司机表示需要加点搬运费,我说多少,他说由我定。我给了他30,他非常开心,连声道谢。

又一次,我运25件货,每件45厘米立方体,大约每件30斤重。从车间运上车,下车送到客户仓库,可以用推车,一侧需要上电梯,过长长的过道。我问司机搬运费,上下车司机共收了我20元。

明显感觉这几年以来,货拉拉司机收费越来越低了,前几年同样的货搬运费至少30-50起步,老百姓生活不易。

平台越成功,吸引越多的参与者,就越能进行竞价,参与者利润越低。就像外卖员,也越来越不容易,而且也没有保障,因为平台管理日益“完善”了,通过一些方式把风险转移掉了,个体只能自己承担。

评论(0) 浏览(3)

努力

2024-1-10 漫漫 碎语

    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不是出于热爱,而是出于恐惧和害怕,名声和财富是安全感的保障。当然,也许这根本不重要,因为出于恐惧和害怕也可以“混得很好”,或者说这样更容易“混得好”,在主流价值评判里获得一席之地。毕竟那些出于热爱的人,有时也会很任性,在时运不济的时候让自己陷入不好的处境,让旁人看了倒比他本人更难堪。

    总觉得有点别扭,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如今所说的“努力”,仿佛有了说不清的多重含义。逢年过节都还在加班打广告骚扰电话的人不努力吗?下班时间还在地推让人们加入刷单群的人不努力吗?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的努力,就是把水搅浑,少数人可以浑水摸鱼,可是努力加班搅水的人容易吗?不辛苦吗?有时候努力是无效的,有时候努力甚至只是让世界变得更坏。纳粹集中营里烧瓦斯炉的人还觉得他自己特别勤奋敬业呢!

    我比较倾向于这样的生命状态:第一,所做的事情是出于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热爱,第二,做这件事情是出于自己内在的生命热情,第三,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事情的好奇与探索。第四,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世界的爱。第五,做这件事情是出于对人类和他者的爱。

    愿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用自己的中正之心,用自己纯粹的生命能量来生活和工作。

评论(0) 浏览(4)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