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和月亮》的开始
我想做一个系列,是《源启》。很多隐形的或显现的圆,很多手缝线迹,很多不明所以的素材,再被压住,整合。混乱的,整洁的。是生命之初的混沌,是宇宙本质的秩序。
我想做一个系列,是《青梅》。和纸,柞蚕丝,棉纱。通透温柔精美质朴,是赤子的光芒穿透冗长的时光和翻滚的尘埃。动人的浅绿、梅子绿,浓郁的树叶下的绿,还有一点点鹅黄,还有更少一点点的樱粉,是三四月的芽儿,是六月的青梅,是少时初见的全部心动,也是一生存于心底的清澈。
然后,当我着手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出来《源启》,也没有出来《青梅》,出来的是《碎片和月亮》。啊哈,这就是我,经常走着走着没有去到目的地,又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那就这样吧。我一定需要先搞定‘碎片“。虽然“碎片”曾让我沮丧,但也没什么,挺好的,俗话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中有月亮,重建的过程艰难而有趣。
这只是一个开头,待后续完成。
今日表情

躺躺
拔了两个牙,虚弱,头痛,躺躺。
不干家务,不学习,不工作,这是一种久违的体验。
契诃夫说:“我没有钱,但又懒得去挣钱。”
卡夫卡说:“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加缪说:“有时我们会沉湎苦恼而无法自拔,没在斗志也没有未来。”
要向大师学习。
过了24小时瞬间好多了。神奇的24小时。手术24小时后身体恢复达到一个质的转变。人类身体仿佛有迹可寻的样子,真是单纯有趣呀。人类的精神却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像一个预设的程序一样肤浅丑陋,有时候又像神一样明亮。
越越回来令人开心,像每周带来的阳光和风。她找了《绿山墙的安妮》我们一起看。马修和马丽娅真好呀,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大人?宽容又温暖,我都哭成老泪人了。安妮也很好呀,虽然她的过往有很多苦难,但是像一朵小野花一样,不压抑还可以表达自己需求的孩子多可爱呀。
沉浸在剧的氛围,我肆意退行,退行成一个头发花白的拧巴小孩,真令人惭愧。我应该长成一个好大人,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实在不行长成一个好小孩也可以,会伤心会生气会欢喜还会撒娇。
退行的时候,喜欢《绿山墙的安妮》或者《艾玛》里那样的英国乡村,或者下图这样的大学。自由宽广温暖包容,可以治愈。
夏至日的晚霞
夏至日的晚霞,于晚上七点一刻左右。
变幻于瞬息中,色彩惊艳。
大半个月亮,圆润的样子,在天空另一侧,是农历十二。
白天最长的一天,太阳照射地面时间最长的一天,但却不是最热的日子。能量需要时间来积聚,一切结果都会延后显现。
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沿途遇见的小壶小杯们。缘于驻足停留的凝眸时刻,成于家人好友的共度时光。
白色小壶曾经被摔破了,盖裂成两半还掉了一小块,用紫色线缠绕了重新连接固定。
今儿把茶垫缝完了。手织布,植物染色,双面,一面苎麻一面棉,厚实的。
简单朴素愿共久长。
随顺无择。
且拾且乐。
如何面对自己错误和不好的那一部分
晚上洗完澡,辰裹着浴巾,从滑梯冲上他的小床。然而浴巾裹得不是很牢,而反冲滑梯又需要助跑势能,冲到半途浴巾散了,可能踩到浴巾了,摔了,发出“嘣”一声。我从卫生间跑过去看他,他已经爬上小床,像只乖乖小动物一样弓着身子趴在床上把脸埋里来不说话。检查了一下还好不碍事没受伤。我说:“嗨,没关系啦,调皮捣蛋没关系,犯错误没关系,什么都没关系。”“可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有关系,说对不起也没有用。”“嗯,说对不起没有用,是指结果无法改变。你看,你膝盖这儿昨天受伤了,擦破皮了,说对不起并不会让这个受伤消失,所以说没有用。妈妈说没关系是指你调皮捣蛋我也爱你,你犯了错误我也爱你,随便怎样我都爱你。你想做的事就继续去做,没关系。”
今年越的年级大会,学校邀请越作为学生代表作了一些分享。她在分享了一些思路方法等之后,谈到学习的兴趣,觉得学习还是蛮有意思的,她喜欢的一个已在上大学的小姐姐曾说过,虽然每天早上总想赖床,但一想到新的一天又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学,就爬起来了。就引起了同学们会上会下的吐糟:学习那么有趣吗?毕意高中的学习是相对比较辛苦的,而且也没有大学那么有趣。会一结束,越就打电话来哭了,说自己没有讲好,被误解了,明明可以表达得更好一些,觉得又把事情搞砸了。首先我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就是这么想,因此也这么说,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问题,哪怕这个观点和别人的不一样;第二,我认可你的观点,内在动力的赋能真是的远大于外在压力的,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受到不同的影响因而每个人的状态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观念是不同的,知道就好,不用太在意;最后,退一万步讲,即使是真的很不好的事,也没有关系,即使你成绩不好被叫家长也没有关系,即使你做了错事被叫家长也没有关系。你可能觉得这些事离你很远,但不管远的近不无论哪种不好的事,都没有关系的,被吐糟、被批评、被误解等等真是非常令人非常难过,但是没有关系的,难过时就难过一会儿,一会儿就好了,会过去,会翻篇,会成长。
我们曾经讨论过允许犯错的话题,大概是越在初中的时候,忘了是什么起因。在学校接回家的路上,我们聊起,我说允许犯错。越说犯错又不是经过允许就犯,不允许就不犯,犯错是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呀。是呀,小孩子没有人故意要犯错捣乱,不好的结果并不是他们愿意的,我们说的允许犯错不是同意犯错,而是即使犯了错,也是没有关系的,你依然是好的,我们也依然爱你。从错误中吸引经验教训,其实这件事不用教他们都会的。
只有摆脱了对犯错的恐惧,不怕犯错,不怕失败,接纳自己不够好的那一部分,才可能去做更多的尝试和努力。如果在错误、失败、不好的那部分里,消耗了很大的精力和心神,便没有余力再去思考事情的本质,也没有勇气再一次去面对这些,如此便只能尽最大可能去回避这些的产生,避免尝试就不会有失败,避免探索就不会有捣乱……
大人也一样。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好的那一部分,高人也有“邪剑仙”的存在。这一部分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挫败、无能,有时让我们感到自己不被认可、喜欢,有时会让我们觉得丢脸,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深深的自我否定。但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些,真正地面对这些。大人也许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掩饰这一部分,但那没有用,掩饰起来别人可能看不见了,但自己知道它其实一直存在的。只有真的去面对了,接纳了,放下对某种完好的自己的执念了,才能让自己活得更为真实坦荡。
泥土之下,天空之上
那日天气晴朗,云一小朵一小朵地铺满天空,这种云在江南很少见到。平日里,若是阴雨,常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云层层叠叠满铺着;若是晴天,总是丝丝缕缕半透明状扁平态的云居多;而在晴朗的暑夏,午后至傍晚期间,远处山顶会有大团大团的云朵缓慢升起,覆盖着一层热烈的阳光。
去看了家门口的博物馆。多年来没有意识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竟然也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各个村镇街道都有不同历史时代的文物出土,隔壁街道出土的良渚时代的鼎、罐、盂,还有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出土的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小坛子小碗,因为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土地,每天行走的土地,感觉特别亲切。如果把时间压缩,例如从时间的纬度垂直看三维的空间,历史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我们是否就在路口、在家中在每一个场所相逢、交错、重叠?
最喜爱这几个宋代的胭脂盒,淡淡的色泽,细腻的质地,小巧温润,光华内敛。还有宋代的金钗明代的玉佩,穿越千年,出现在我们面前。斯人已逝,制作者、使用者都已湮灭,灰烬里残存之物某一日却又意外地重回人间。
土地之下,是一层一层的历史。世世代代的人,出生,活着,死去,消失于时光与尘土之中。有时留下一点痕迹,有时留下一些迷团,更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留下,尘归尘,土归土,溶解在整个生态循环里了。
土地里掩埋了很多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东西,土地也带给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连接。狭义上,土地是我们的故土;广义上,整个地球就是我们的故土。今日的时代,谁与谁都是不可完全独立的。
动物只偶尔留下化石让人寻迹,人类留下的东西就多得多了,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艺术作品,种种文明的痕迹。如今,我们又会在泥土里埋下些什么呢?我们已经不在地里埋随身用品了,这个时代埋得最多的一定是垃圾。难以降解的垃圾在会成为工业时代的历史性标志。
保持觉察和节制。在生活里,我们每天所消费的东西,有多少是我们真的需要又有多少是缘于商业营销?我们996,我们加班加点,我们在忙碌着的工作,有多少是对整体有价值和意义的又有多少是无谓的,甚至只是某一些人的私利而本质上在制造混乱和垃圾呢?
自然文字家们说:“美来自一种持续感,一种深沉的生态感,一个自然有序的世界,一种整体共生的优雅。”“美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须。”“在破碎的世界中寻求美“,” 在品尝生活的同时保护这个世界”。“在动荡不安充满变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更为宽容的处世态度,拾起生活中的碎片将它们拼成丰富多彩、完整美丽的图案。”
晚上散步,上弦月,细细弯弯,清晰明亮。是端午的夜。
天空之上,除了星辰,还有无数的人造卫星,2座空间站,我们还把探测器发往火星和月球。这个成果真是令人非常激动。人类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以伟大的勇气、才智和冒险开始,以更繁复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来产生迭代升级,前往未知。
小孩
1、无聊
小孩子有时候无聊,大人不要焦虑,适度的一些无聊也是很需要的,如果小孩子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空隙,效率确实很高,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无聊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有意义。在适当的空白里,小孩子会产生TA自己的好奇、探索、思考、创意、行动等等,形成创造力和自主性的萌芽。即使看起来无所事事,没有找到什么新发现,适当留白也是一个人自主性、完整性形成的基础。他正拥有了一个机会尝试发现自我,搭建自我,开机测试,修正完善,让自己回到自己,TA不仅仅是完成安排给TA的事情的主体,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
2、犯错和顶嘴
有一些所谓犯错,只是小孩冒犯了大人的权威,所谓不听话而已。小孩总是要犯错的,小时不犯错,等到老了再去犯吗?更需要有顶嘴的机会,甚至有吵架的机会,这是小孩子对自我边界的探索和对相处的方式尝试,如何面对权威(父母就是最初的权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倾听对方的想法,如何沟通,如何尊重,如何在意见不同时坚守自己又不攻击对方(回到观点和事情本身而不被自己及对方的情绪淹没),如何在交互沟通中倾听不同的思考角度来完善自己考虑不周的地方(这通常是已经过了前面几关才可以做到)等等。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要在多次交锋实战中慢慢领会与提升的。经过这个部分的实战,经过对抗、冲突并且最终理性调和之后,孩子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并拥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力量,相对更容易拥有稳定和理性的内在。
即使有一些犯错,可能旁人觉得不可理喻,或者是个原则性问题,必须好好教育一顿,义正言辞地去批评这个错误劝其改邪归正,将小恶消灭于萌芽之中。但当事人一定要尝试去了解TA为什么这么做?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要这样做?TA有什么难处以及无法越过的困境?等等。每一个行为都是一面镜子,觉察TA那个逻辑,照见TA底层的需求,去尝试着让TA通过行为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个错误慢慢就不会再有。这真的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但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不但适合对待孩子,也适合每个成年人对待自己。
3、错题与分数
分数是一个表象,它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去看看错题。看错题也不仅仅是去看错了哪些题这件事,而是看为什么错了,不小心写错了?没理解题意?以为理解了实际却表达不到位?没有听懂?看了就好,知道就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够了,停住,不用把错题放在心上,更不用让孩子反复去检讨。心的容量就这么些,关于学习与生活那些好玩的有趣的好奇的都装不完,还要额外承载对错误的羞耻和额外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很有可能是父母制造的比如脸色和脾气),多浪费空间嘛。而且错了好啊,有时候明明觉得自己很懂了,然后考试却错了,像个照妖镜,把漏洞找出来了,把妖怪原形都照出来了,都抓住了,这考试抓到了妖怪,打掉了,值了。若是考了100分,没照出漏洞啊,没抓到妖怪啊,说不定它们还躲着呢。
4、苦与乐
我不太认可一句话:“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首先我不认为学习是苦的;其次我不认为学习是为了一个别的什么目的(比如为了将来的好工作好生活);再次,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最后,好工作好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本身是多元的没有普世标准。我认为学习本身满足了我们对这个广阔的、多层次的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逻辑,掌握基本的方法论,本身就是有其无限乐趣的。不要让学习变成为摆脱现状的一个手段。给TA空间去找寻自己的兴趣点以及内在动因,不要用外在压力让努力学习变成是迫不得已的路径。只有内在动力才可以支撑一个人走很久,走很远,而且不容易感到累,因为这个过程已经让我们得到乐趣和收获,一个好的结果是额外的欢喜。外在压力可以让人在短期内鼓起勇气,张起风帆,一鼓作气,拿到阶段性成果,却很难支撑人走很长很远,特别是路上还有不清晰的、有变动的等各种状况。学习不是为达到某个目的的一个手段,而是我们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它一定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它是一个生活态度,学习不仅是孩子的生活,也是大人的生活(不是孩子的学习是大人的生活,而是大人自己的学习是大人自己的生活)。
4、专注
不要为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而做某些事,也不要为害怕老师(家长)的批评而做某些事。不要为别人的小红花做事,去做你真正要做的事,为内心的兴趣和热爱而去做事。表扬和小红花是顺带得到的,当然是令人愉快的,但不是目的。大人也是这样,依内心去做事,不为赚钱而做事。钱当然也是要的,人要生活下去需要经济基础,但那一定是在做好事情的基础上顺带而来的,不是第一目的。总体上是这样的。
有时候大人的心已经被打散了,因为时代等等原因,这一代父母内心早已被打散的很多。那就少干涉孩子,不要去把孩子的心也打散。
一颗完整的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太重要了。父母打散孩子的心也太容易了,把它打散了再来抱怨TA不专注不努力也很容易,但孩子要用一颗被打散的心来承接这一切却不容易,他往后要用余生去把被打散的心重聚重建更不容易。
信任孩子是对宝贝最好的加持!
5、早恋
早恋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正常情况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更重要的,它是一个课题。因为恋爱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切断关系,都需要勇气和智慧。
表白与拒绝,分手与被分手,心力和精力的分配,分寸和界限,这里面要面对要处理的东西很多,要学的事情也很多。
如何在遇到不同的情况下,来承担学习和工作等固有的事务?这还是一个统筹协调的功课。
关键时刻,更需要家长的支撑,理解,帮助,鼓励TA的成长,而不是指责以及额外制造压力。
6、回应与被回应
家长一说话,就要孩子立刻回应。
其实或许反一反更好,孩子有什么需求,家长及时去回应。
有时候家长希望自己拥有权威,跟他说过了,他就要听着,要照做。首先家长讲的一定是正确的吗?其次孩子是机器吗?成长真是一件极为漫长的过程,别说孩子了,大人自己也是如此。
孩子日益长大,倾听就更重要了。听的越多,孩子的表达能力就越强。表达也是需要实战练习的。在家里也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场所。
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他的存在感,自主性,完整性,力量感等,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我们真的要一直在教孩子的吗?与其教育孩子,不如自我成长。生命之间是彼此影响的。
在整个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是不断超越过去的。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教的,那就是反思。辨证地去看这个世界,辨证地看发展,辨证地看科技与正义良知,这个真是个需要不断探讨的事。
还有爱。每个人身后宽厚的爱,是前进路上的力量,是失败时候的支撑。
7、如何面对自己不好的那一部分
这个太复杂了,单独写。
《回响》之二
《论艺术里的精神》摘录
一本有意思的薄薄小书,来自超级学霸富二代康定斯基同学。摘录。
“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舒曼”
“艺术是它那个时代的孩子,这样的艺术只能创造一种已经被清晰地感觉到的艺术感。凡是没有向未来发展的能力的艺术,只是时代的一个孩子而不能变成未来的母亲,它是贫瘠的艺术。”
“在非常敏感的人身上,外界的刺激是如此直接与心灵相通,心灵本身是如此易受影响。”
“色彩有一种直接影响心灵的力量,色彩的和谐必须依赖于与人的心灵相应的振动。”
“只有艺术的内在精神,才能将任何特定时期的外在形式用作进一步表现的阶梯。内在需要和艺术发展的作用,在于从时代和主观的角度永无止境的表现永恒的客观世界。”
“必须注意的是内在需要的倾向,倾听他的话语。”
“艺术家必须知道锻炼精神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色彩及其对人的影响的研究。”
“他(莫扎特)的音乐在我们混沌的内心生活中是一次受欢迎的停歇,一次抚慰和一种希望。”
“艺术家必须有话可说,因为对形式的掌握并不是他的目的,而将形式服务于内在意蕴才是他的任务。”
"在形式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形式的产生是否出自内心的需要。“
“形式是内在意愿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个性的标记。”
“个性不能随便被理解为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相反,它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属于时间(存在的时代)和空间(周围的人们)。“
“最重要的不是新的价值,而是这种价值展示的精神。”
“三种不同的灵感来源:印象——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印象,用纯艺术形式表现。即兴——内在特点,非物质自然的无意识或自发的表现。构图——缓慢形成的,在成熟之后才清晰的内在感情的印象。”
“凡命定之物,皆应势而生,创造性的精神会找到一条通向自己的心灵,然后在通向其他心灵的途径,并且激起一种强烈的欲望,一种内心冲动。”
“只有在获得自由的土地上,才能再一次长出东西来。自由的人寻求通过一些东西来充实自己,并且让每一种存在的生活感染他——哪怕只是一根燃烧过的火柴。只有通过自由才能接受即将到来的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