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之下,天空之上

2021-6-18 漫漫 碎语

    那日天气晴朗,云一小朵一小朵地铺满天空,这种云在江南很少见到。平日里,若是阴雨,常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云层层叠叠满铺着;若是晴天,总是丝丝缕缕半透明状扁平态的云居多;而在晴朗的暑夏,午后至傍晚期间,远处山顶会有大团大团的云朵缓慢升起,覆盖着一层热烈的阳光。

点击查看原图

    去看了家门口的博物馆。多年来没有意识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竟然也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各个村镇街道都有不同历史时代的文物出土,隔壁街道出土的良渚时代的鼎、罐、盂,还有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出土的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小坛子小碗,因为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土地,每天行走的土地,感觉特别亲切。如果把时间压缩,例如从时间的纬度垂直看三维的空间,历史与现在交织在一起,我们是否就在路口、在家中在每一个场所相逢、交错、重叠?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最喜爱这几个宋代的胭脂盒,淡淡的色泽,细腻的质地,小巧温润,光华内敛。还有宋代的金钗明代的玉佩,穿越千年,出现在我们面前。斯人已逝,制作者、使用者都已湮灭,灰烬里残存之物某一日却又意外地重回人间。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土地之下,是一层一层的历史。世世代代的人,出生,活着,死去,消失于时光与尘土之中。有时留下一点痕迹,有时留下一些迷团,更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留下,尘归尘,土归土,溶解在整个生态循环里了。

    土地里掩埋了很多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东西,土地也带给人有意识无意识的连接。狭义上,土地是我们的故土;广义上,整个地球就是我们的故土。今日的时代,谁与谁都是不可完全独立的。

    动物只偶尔留下化石让人寻迹,人类留下的东西就多得多了,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工艺品,艺术作品,种种文明的痕迹。如今,我们又会在泥土里埋下些什么呢?我们已经不在地里埋随身用品了,这个时代埋得最多的一定是垃圾。难以降解的垃圾在会成为工业时代的历史性标志。

    保持觉察和节制。在生活里,我们每天所消费的东西,有多少是我们真的需要又有多少是缘于商业营销?我们996,我们加班加点,我们在忙碌着的工作,有多少是对整体有价值和意义的又有多少是无谓的,甚至只是某一些人的私利而本质上在制造混乱和垃圾呢?

    自然文字家们说:“美来自一种持续感,一种深沉的生态感,一个自然有序的世界,一种整体共生的优雅。“美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须。”“在破碎的世界中寻求美“,” 在品尝生活的同时保护这个世界。“在动荡不安充满变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更为宽容的处世态度,拾起生活中的碎片将它们拼成丰富多彩、完整美丽的图案。”

    晚上散步,上弦月,细细弯弯,清晰明亮。是端午的夜。

    天空之上,除了星辰,还有无数的人造卫星,2座空间站,我们还把探测器发往火星和月球。这个成果真是令人非常激动。人类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以伟大的勇气、才智和冒险开始,以更繁复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来产生迭代升级,前往未知。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