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默如谜之两个小片

2021-12-30 漫漫 针线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7)

hello girl hello world

2021-12-30 漫漫 碎语

    冬季的傍晚,太阳在沉没之前,最后的光温柔地洒落,交错着一条一条倾斜悠长的影子。

    此刻的风是柔和的,整个世界是柔和的。一路樟树浓密,对面的栾树已经落尽叶子,挂满一树枯脆的“小灯笼”,那是它们的种子,夹在三片花瓣似的薄片里。斜坡上的几棵落叶树光秃秃的树杆顶着枯枝伸向天空,清瘦舒展。阳光照到的房屋外墙,带着暖橙橙的色调

    世界太美,非周末每天傍晚4:35准时走出门,心里都有点小雀跃。横穿马路时,总能看见左边太阳在白云源路西面尽头低低的浑圆的样子。路过桐中门中,路边坐着一个小姑娘,那是谁家的孩子,脸上带着舞台妆,演出或者比赛回来,或者是艺考?无意识间把她融进傍晚的景物里一起细细欣赏了,她大概看我一直看她,喊声:“阿姨好!”我回过神来,竟然——居然——空然,害羞了,局促起来。“社恐”的真面目,然后又悄悄地兴高彩烈,hello girl! hello world!

    世界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小孩的,一个世界是大人的。小孩的世界里有太阳、风、树叶、果果、草、云、小猫、大部分的人类小孩、小部分的人类女性、个别的人类男性;有天真、任性、跳跃、生动、顽皮;有哲学、艺术、星星、宇宙的边界、细菌和它们的宝宝……大人的世界里有几乎全部的人类男性、大部分的人类女性、个别的人类小孩;有能力、责任、财富、资源、权威、职场、娱乐;有目标和执行力、政治和经济、项目和赛道、国家和国际关系……

    在小孩的世界里,我像个竹篮子,可以流通的,篮子内外畅通无阻。对于大人的世界,像隔着玻璃罩,看见一切,但仿佛是隔断的,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旁观的。

    玻璃罩,也许正是隐藏的防御机制,屏蔽一些深层的不可见的否定、担忧和恐惧,是年幼无力的小孩用于自我保护而创造的机制。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做过很多事的中年女人,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初进大观园“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的小女孩。禁锢和束缚,在漫长的旅程中慢慢被觉察,生命的内在力量被唤醒,激荡回旋,凝滞犹疑。

    当我们成长,也意味着可以平视那些担忧和恐惧,并不像曾经儿时以为的那般巨大,去尝试着停止或放下防御,原来可以真实地连接全部的世界,不仅仅是小孩的世界。让内在的力量流动,去释放创造力,接纳多元又丰富,足够美好又足够残酷的全相。站在自己的力量里,给自己稳定的内在,给他人以宽容,给世界以悲悯。

    晚上包云来家里,我们一起看了《心灵奇旅》,重温这部电影,游荡千年的二十二号灵魂一直找不到对人类生活的兴趣,因阴错阳差回到高纳的生命去完成他的愿望,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里,唤起了对生活的爱与美的感受,空缺得以完整,她得到了地球通行证要去成为一个人类了!但高纳刚刚得到梦寐以求的机会,余生愿望未了,还不想死,急于拿二十二号的通行证回去完成愿望,说”你那不是目标,那只是平庸的生活……你找不到火花……“二十二号第N次被否定了,把通行证给了高纳,重新进入了她的秘密的黑暗的通道,她迷失了,长出庞大黑暗的形状,充满攻击性,真我则缩在身体的一个小小小小角落被狂风暴雨……这个设定真的很形象很真实。很多时候,攻击性的背后,是伤心和绝望。最残忍的,是将外界的否定内化于心,还有什么比疯狂的自我否定自我攻击更大的伤害?外界的否定和攻击总有停歇的时候,而内在的声音是无法停止的。我哭了。但是迪士尼一定是大团圆的,爱是魔法,唤醒生命力,唤起勇气、力量、平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火花不是目标和成果,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有人说:“活着,从来不是为了什么目标,也不是为了什么意义,所谓点燃生命的火花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热情,而生活的热情是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热爱。这种热爱,可以简单到一蔬一饭、一草一木这样的生命体验,也能复杂到对伟大梦想的追求,只要不被欲望掌控,不被执念捆绑,享受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份赠予他人温暖的机会,珍惜每一份来自他人的关爱和理解,就是找到了生命最开始、最本真的热爱。”

评论(0) 浏览(33)

那些那些

2021-12-23 漫漫 碎语

    冬天光秃秃的伸向天空的树枝,各种形状的叶子,高高低低修长的草;

    远山的剪影,错落的水泽,散点和星光,虚的实的圆;

    飘的涌的云,通透闪亮的阳光,坚实的蓬松的土地,风的移动,水的波纹;

    夜空,星云,黑洞,巨大神秘的宇宙,真理和美德;

    树皮,叶纹,草子,显微镜下无限微观世界里的秩序和丰富;

    蚕丝、麻、棉纱、纸,撕开和磨损的边缘,颜色和层次,直觉和触动,以及意识的省思和潜意识的流动。

    织,染,缝。

    即使在空白里,在一片空白里,在一片纯色里,也有很多的细节和层次,在简洁中丰富。东方的侘寂,墨的痕,层的丰富,纹理和色彩的细微变化,或浓郁或淡柔,饱满动人。

    去抵达,那个清晰有力的脉动。

评论(0) 浏览(5)

万物静默如迷

2021-12-21 漫漫 针线

    窗前的无患子树通体黄色的树叶,落了一地又一地,每天都扫去一层。当阳光穿透云层的时候,树叶瞬间通透、闪亮、动人。今天多云,一阵阴一阵晴,于是一次又一次见到它们瞬间被阳光点亮的样子。还有它们迎风飞舞的样子。光影,美妙,震撼的力量,要流下泪来。

    周六去接辰,步行,白云源路向西,机器人课下课16:45,刚好太阳下山。冬天,太阳在白云源路西面尽头落下。非常圆,非常红,一会儿有一条细细的青黑色的云痕印在圆圆红红的太阳上,一会儿又散了只留下浑圆温暖的红,每天的晚霞从不相同却总是很惊艳。站在十字路口,行人都很匆忙,迎春南路的高楼静默地林立在黯沉灰蒙有点雾霾的暮色里。

    江南的秋色在12月达到极致,树叶都快落完了。1月是真正的隆冬了。

    虽然还有些反复,但整体身心状态应该是好起来了,感觉思路的基调不再陷于过往局促之中,可以思考一些更宽广的东西了。仿佛有一种可以离开原生束缚之地走向世界的感觉。轻轻的欣喜。2022开启新纪元吧。

    最近在做树叶和杂草的染色实验。

    万物静默如迷。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7)

如果换算成24小时

2021-12-9 漫漫 碎语

如果把地球的46亿年历史,换算成24小时:

到2030 海洋微生物刚刚出现

到2155 植物刚刚出现

最后1小时时 恐龙出现

最后38秒时  能人出现

最后28秒时  直立人出现

最后2秒时  智人出现

人类的出现只在最后一瞬间。

 

如果把整个人类历史的100万年换算成24小时:

到2300 语言刚刚出现

最后7分钟时 文字出现

最后16秒时 电报出现

最后12秒时 电话出现

最后6秒时  电脑出现

最后2秒时  互联网出现

文明的出现只在最后一瞬间。


在这最后的几秒里,工业革命让整个地球都改变了面貌,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后有了电脑和互联网,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和前往太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扩张与破坏,勇气与欲望,超越与毁灭,爱与自私。。。

评论(0) 浏览(3)

叨叨

2021-12-9 漫漫 生活

    在有道翻译的帮助下,也把原版资料看下来了,比翻字典查单词效率高太多了,真是激动,欢欣鼓舞。只能说互联网真是太好了,其最初的连接、沟通与分享,其萌芽时代的朝气与理想主义,这些太重要了,接触并学习了很多从前不可能的东西,有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并带来这个世界的新鲜空气,促进理解和思考,拓宽认知的边界。虽然发展到如今已经快被流量价植和商业转化吞没,还有很多的限制、大数据跟踪,以及,墙。但至少,还能找到有用的资料。

    针线也好,文字也好,所有的创造性工作,终究是为了让纷杂的情绪、感受、认知,那一团团盘旋心中无法消解的能量,可以得到有效地梳理、转化、升华,以一种美的形式重新表达。如果可以持续做下去,保持输入输出的畅通,情绪的流动,认知的交互,表达与理解,同频的振动,松驰、和煦,就令人感觉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可以走过荆棘丛生的暗夜,是因为有窗存在,因为有风吹进来,净化生活中一些时刻的一地鸡毛;是因为明天天会亮,会有阳光照在脸上,会看见树叶在风里轻轻飘,偶然也会遇到小花儿悄悄开放;还可以写字,拍照,缝针线。

    但仍然要反省自己,警惕情绪的激荡,造成整体认知的割裂,常说的红龙葵和蓝龙葵。有必要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把她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而统一的状态。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8)

论两性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神性

2021-12-6 漫漫 碎语

人性由三部分组成:生物性,社会性,神性。

生物性:

生物性是生命的本能,是一切从低等到高等的生命通用的特征。生物性体现在生命力中,即生存与繁衍,所谓食色性也。生物性表现为基本欲望,自身及后代的生存能力,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上升到对更好的生存能力的追求,以及上升到对后备存储物质的囤积以应对变动(为什么人们永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潜意识中害怕失去,对不可控的变动的担忧与恐惧)。

生物性是生命力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生命活力、好奇心、创造性、坚韧的力量、面对困境的勇气、对子代的无私等等方面。

社会性:

人类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力量来实现整个物种更好的生存条件。随着社会发展,从基本的部落发展到从各种形态的社会组织及上层建筑,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群体利益最大化,通过制定规则来制衡社会组织内部的权益,通过名望、地位与阶层来实现资源的内部重新分配,通过价值体系来塑造和巩固社会组织。

生物性和神性是相对不变的,而社会性会随着社会结构的组织形式变化而不断变化。

神性:

神性是高等生物专属的智慧。可以突破生物性带来的个体的局限性,可以产生超越生存与繁衍的深层厚重的情感投注。在认知上体现出的高度和深度,突破个体、群体、乃至物种的视野。甚至可以作出某种程度上的自我牺牲。有时体现为终极的中正之心;爱与道。神性程度体现着该物种的智慧程度。

生物性+社会性=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枭雄、精致利己主义、某一些运用社会性功能满足生物性需求的大佬。

生物性+神性=朴素的智者、社会各阶层隐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精于智识而止于行动。

社会性+神性=各个时代的英雄和勇士。甘地,苏格拉底。

生物性+社会性+神性=全能的神。释加牟尼,耶稣。

性爱的神性启示

理想的性爱是去除社会性,在生物性和神性的作用下完成的。生物性是生命的本能,是单纬度的,是表层的,是树枝甩过水面激起的浪花,看起来激溅,然而终是浅表的,无法触动到整个水体,水面之下静固如盘。而带着神性的爱,则如同水底发出的持续低频的振动,整个水体开始振动、柔化、融解。

对男性来讲,生物性意味着进攻性,向外的迸发力,膨胀的欲望。这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单向的力量。而神性带来对对方的觉察,带来对自我的克制,带来对交互与流动的尝试,带来宽广与深厚。

对女性来讲,生物性意味着防御与慕念,以及天然潜意识欲望等相结合的更为复杂的混合性。在两性结合的过程中,由于生理特征女性注定承担更多更久远的后续责任,因此女性的生物性状态更为复杂,为了对冲这种复杂的处境,造物赐予女性更为丰富的体感与细腻的情绪,以及更为温厚绵长的力量,造物可真谓煞费苦心。神性带来开启、融化,带来如水样的温柔,带来接纳、恩慈。

彼此有感的男女互相靠近时,电光火石,这是生物性的作用。社会性让他们矜持,神性让他们保持克制以探索交互。

爱体现在神性里。因爱而克制,积聚,垒高,对峙,形成巨大的张力,意识、意念、情绪、情感在巨大的张力下,在彼此间充分流动,在互动中交融,倾华,神性降临,超越整个世界的存在。生命应该在这样的神性中降临。

这是一场双人舞,女性是领舞,男性是从舞,女性是生命的创造者,在造物的层面,这是为创造生命服务的。男性的攻击性与克制,暴力(武力)具有两面性,进攻与获取,守护与保卫。男性的力量用于防护外在,提供安全的环境,同时确保他自身对女性是极度安全的。女性是容纳与创造的,她最终需要破除自我防卫,必须经过融化的过程,在温暖的光芒覆盖下,由固体状态进入液体或者气体形态,容纳进入,进入一定程度上的柔软和延展性,一定程度上的忘我与牺牲(小提琴家的社会实验)。它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抵达无我之境,开启与神的对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然而社会性通常会使其偏离轨道。

男权社会下的社会性变异

近几千年来,主导我们的是男权社会。男性具有力量上的优势,作为一个守护者,这种力量用于保卫女性以及族群的安全和利益。但一切都具有两面性,力量亦如是。当社会性不断上升,神性被掩盖,这种力量在对内对外的各种摩擦和争斗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指向内部同胞及被守护的女性。他开始掌控女性甚至族群,掌握更多的群体资源,最早的王出现了。

男性在社会中获取主导地位后,神性逐渐被社会性取代,又或者让神性为其社会性服务。在男权社会下的社会性变异中,是神性降低,社会性上升的过程,极端情况下,是生物性+社会性,没有了神性,中国古代文人称其为肮脏龌龊,但文人没有力量,文人本身深陷在整个教化体系中,亦没有解决之道。

在潜意识中,男性对女性能量是恐惧不安的,它既有造物赐予的生物性力量,又具有创造生命特有的神性体验,这种女性力量是相当强大的,男权社会不得不想方设法进行控制。

温和者,莫过于礼教,从小教予三从四德,失去独立性,失去能动性,最好把女性的整个生物性都去除,只留下被男性教导过的社会性,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人,再给立个贞节坊。同时,对受教育权进行限制,对女性的受教育机会与内容、个人价值实现通道等进行全方位的阻塞与阉割,让女性智识受限,神性受阻,成为男性的依附,甚至成为男性社会化价值评估里被物化的资源,让王拥有更多的女人。

甚至有小脚,甚至有割礼。通过教化,让父母对其女儿行使残忍的手段。美其名曰,端庄,优美,高贵……认为是实现社会性目标不得不付出的小小代价,习以为常,不足为道。群体往往是既短视又无能的。

男性通过社会性实现其强大以获取包括女性在内的社会资源,女性通过其社会性获取强大的男性以保障其生存基础。这是一种扭曲与偏离。女性的生物性被丑化,社会性被教化而深陷依附之坑,男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结合大行其道,神性则无法抵达。

现代社会女性能量的觉醒意味的神性的回归成为可能

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女性能量觉醒的前提。有大量的人不再困于温饱,体力劳动减少,对男性力量的依赖减少,社会化分工更具体而多元,女性参与社会化大生产使女性重新获得与世界及他人的连接,从而使女性打开自我价值实现的通道有了可能性。

同时基本实现了生育的可控性。这在生物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很少有物种会主动意愿上降生其生育率,但人类社会已经开始逐步为低出生率困扰。在对生育取得可控性后,女性可以在生育及自我实现中去自我选择与衡量。女性依然在生育过程中承担大部分的责任与义务,花费人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影响其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在历史发展中,现阶段无疑有了新的契机,至少生命最具有创造力的三十年中,女性不再始终陷于怀孕生育的过程中,可以腾出一些时间精力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对个人基本权利的保障,虽然总体形势女性仍然处于不利位置,但与千百年来的历史阶段相比,男尊女卑的价值体系在慢慢消解。女性在参与高端科学研究和社会话语权中,进行艰难的尝试,任重道远。

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历史阶段。女性从依附角色中走出来,去挑战自我的独立与对世界的建设,同时依然承担着主要的生育和照顾家庭的重担。

享受个体生命的自由与创造性,享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享受性与爱并从中得到神性,探索女性更广阔的道路和可能性,成为当代女性的重大课题。


雌雄同体

最后都会成长为雌雄同体。

未完待续。


评论(0) 浏览(5)

长风始过堂,畅怀适远望

2021-12-6 漫漫 生活

长风始过堂,畅怀适远望。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4)

饭间闲聊偶记

2021-12-2 漫漫 生活

    娃越长越大,可以聊越来越多形形式式、奇奇怪怪的天了,这真是有趣。

    吃晚饭。

    忘了什么由头,辰自顾自地背起了课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说:“还有一首诗,跟这差不多的意思。《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巴拉巴拉(解释一遍原文)……就是说,要珍惜时间,在小时候有时间有机会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因为长大了,要工作,要养宝宝,学习的时间就会比较少。”

    “那可以不要生宝宝呀。”

    “那可以不生你吗?”baba问。

    “不行不行,一定要生我的。”

    “嗯,我喜欢你,我要生你的。”

    “没生我之前,你又不知道是我,怎么知道喜欢我呢?”

    “我生的宝宝我都爱,我生哪个宝宝我就喜欢哪个宝宝!”

    “那要是你生了一个小偷呢?”

    “那我就喜欢小偷呀!不过,我一定会带TA玩很多好玩的事情,让TA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小偷更好玩的事,那TA一定愿意去做那些好玩的、有意思的事,就不要做小偷了。”

    “那没有爸爸妈妈的野宝宝呢,你会爱他吗?”

    “野宝宝?如果我有时间有精力,我能好好爱TA,那我会领养TA。如果我没有时间和精力,不能好好爱TA,那我就不领养TA。因为我自己还有很多想学的东西要学,还有很多想做的事要做呢。”

    “不行,一定要养TA。”

    “为什么呢?”

    “你不是说生命最重要吗?生命比学习更重要。”

    “对。生命比学习重要。”baba赶紧说。

    “嗯嗯,有道理。那如果有一个宝宝出现在我们家门口,我们不养TA就没有人养TA的话,那我们也好好养TA,爱TA,好不好?”

    “嗯。”

    辰辰满意了。

评论(0) 浏览(5)

Powered by em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