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了古老的blog
首先,感谢某人,帮我做系统支撑,让我得以重新开启古老的blog。
这个非常简洁,清晰,安静,不禁想起98年-08年的互联网启蒙时期。那时我们用96163拨号上网,当我们向世界发出发出“hello world”时,多少激动。
日常混迹于5460,各BBS,还有榕树下,等等,遍地生机。整晚在办公室研究组建局域网,还有建web网站。无须倡导的创新是真的创新;无须呼吁的优质内容也是真的优质内容。
后来, 5460没有了,各BBS消失了,榕树下也终于倒闭了。孙彤宇被离开淘宝、被送到美国进修,标志着这个时代结束了。正好也是在08年。
然后大佬开始掘起了。然后在蜂拥而至的资本和蜂拥而至的用户夹击下,流量、日活、停留时长都纳入了评估。特别是千人千面,大数据精确推送后,自己的每一次点击每一刻停留都被反复揣摩和运用,呈现在面前的都是经过统计、计算、比对、权衡之后,系统判断出你最愿意花时间(甚至花钱)的内容,从此再也没有“随机”这个东东,也不再需要你按分类索引去寻找想看的内容,自有无穷无尽能吸引你的眼球与时间的东西主动地不停地推送到面前,让人在不知不觉间花掉时间,想想也挺可怕的。算法越来越复杂了。一家公司的算法,就像一个人的灵魂,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只是看其外表,观其言行,看他形象光鲜亮丽、言谈行云流水、处事阔斧昂扬。但那看不见的算法才是灵魂,是底层、是基调、是内核。
其实我们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只需要一小块自由的土地。
恰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结尾写道“只有在获得自由的土地上,才能再一次长出东西来。自由的人寻求通过一切东西来充实自己,并且让每一种存在的生活感染他——哪怕只是一根燃烧过的火柴。只有通过自由,才能接受即将到来的新东西。人人都不愿像棵枯萎的树站在一旁,基督曾在枯萎的树下看到了那把磨利的剑。”
评论:
2021-04-26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