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正好
秋正好。
桂花已开,荷叶未残。
人间莫若此时。
自然染色双年展
在丝博看了自然染色双年展第二届。
展品不多,品质总体还不错,挺有意思的。相对于纺织品艺术来说,展品相对集中在植物染色这一块。也是,近些年国内大家玩染色的还相对比较多。
流动、意志和奇迹
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她们都非常不幸,但不幸中的幸运是,她们遇见了,她们创造了奇迹。
周末和越聊天的时候,偶然聊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时失去了听觉和视觉的小孩,她后来成了一个作家,就是那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
我当时心里一阵难过,很难阻止自己不去共情她艰难的生活与情绪状态,努力把这些徒劳的感受从心里移开,但还是难过了一晚上。在我认为,精神上最恐怖的事情,是失去与世界的基础连接,也就是切断输入输出系统,陷于孤绝黑暗之境。虽然我有点社恐,远离人群,但我仍像竹篮子里的空气一样与这个世界息息相通,不能听不见鸟叫虫鸣、溪涧水流,不能看不见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不能看不了书写不了字。而视觉和听觉作为最主要的感知系统,最重要的输入通道,听不见,看不见,没有了能量来源,那内心岂不成为一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
关于输出系统的那部分,典型的切断便是渐冻症。比如霍金,他也是非常不幸的,他也是不幸中之幸运的。他在遭遇不幸的疾病的情况下,有很好的支持系统支撑着他始终保持探索与输出,更多的普通渐冻症患者就慢慢地彻底切断了全部的输出通道,无法进行任何表达,就像被卡住了脖子的窒息感……
生命的意义,便是流动的过程。能量以各式形态在这个世界存在、变化,它们通过感觉系统输入到身体(心灵,头脑),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语言、文字、绘画、音乐、身体行动等形式输出。这个流动结束了,生命便结束了。
所幸,海伦还有触觉、嗅觉;所幸,她还有可以自由行动的身体;所幸,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父母,给予支持和爱,给予资源使她受到教育;所幸,她遇到了安妮·莎莉文,7岁的海伦遇到了26岁的安妮,相伴几十年,了不起的安妮探索教她的方法,她们成功了。海伦甚至完成了大学学业,出版了很多书,甚至做了很多社会工作,甚至访问很多国家,她没有被自己失去听觉和视觉的寂静又黑暗的境地所困,她走向了世界。她走向了世界!了不起的安妮·莎莉文,了不起的海伦·凯勒。
我重新开始思考限制的意义。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限制,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自己不要设限。当然这个说着容易,做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不给自己设限的前提是你曾经享受过自由的空间和丰盈的爱,或者当你有机会看到足够广阔丰富的世界时,才有可能不给自己设限,否则被淹没在内外交困中,被困在意外或人为的牢笼中,很有可能被苦难围剿失去走出来的机会。在一定程度的抱持里,才有可能逃脱出苦难的壁垒,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我开始重新思考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要相信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并寻找到它,找到自己与世界特殊的连接方式。不要独自一个人死扛,一个人死扛最终容易把自己压垮。如果有余力有机会,可以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去帮助更多的人,让困境中的人走出来,活出自我,实现自我,绽放自我。
始终相信爱与勇气的力量。
最后,还是要长期坚持多囤积些好的精神食粮在心里。还是要多尝试自由地向世界舒展触角。
无题
混沌的混沌
还是冲突与回旋,走三步退一步
力量在挣脱,扭打在一起
曙光呢
但还是要坚持住
未经冲突的和平,是被同化,被渗透,被消失。
残存的,气若游丝
再次在泥土里酝酿
旋。转。
密密地,爬过每一寸土地
向着遥远的星光
祈祷
她那么美
款款的笑颜
少年宫一小时
周六下午,辰辰在少年宫上一堂机器人课,冷空气,下雨,我在外面等。
旁边坐着一位妈妈,与好朋友语音聊天中。过了一会儿,爸爸抱着小女儿过来了,她只有几个月大。一定是抱着二宝在等大宝上课。
“你咋不睡觉?”
“我是说在家么我可以睡会儿,在这里就不睡了。”
然后聊了些家常话,爸爸问:“你说要给宝宝喝水还是泡奶喝?”
“你女儿不爱喝冷水,水冷了她就不喝了。”
她嫌弃又宠溺的语调让我感觉作为这个宝宝的幸福与温暖。
正叨着,宝宝开始啃手指。“哎哟,小手脏呀,我抱你洗洗再啃,洗洗再啃。”爸爸边说边抱着宝宝一路小跑,冲向卫生间。这行动力太强了!温馨有爱。我日常所见的爸爸们,不是根本看不见宝宝啃手,就是看见了也觉得无所谓爱啃就啃,自己只想瘫着,能抱一下宝宝也总是带着三分勉强,心、眼、手,不是不在线就是慢半拍,只能由妈妈喊起来,妈妈去抱宝宝洗手。
洗完手,他们准备走了。妈妈接过宝宝,爸爸拿行李,包啊,衣服啊,水壶啊。妈妈说:“拿衣服要拿领子,你咋拿中间的?都一把年纪了,一点事情都做不好……”一长串吐糟,爸爸不吭声,不急于反驳,不急于争辩,正待他作何反应,妈妈继续说:“平时总说老了老了,我看你还小得很,只有十几岁,拿衣服要拿领子都不知道,你说是不是?”画风于是转向打趣,爸爸呵呵笑着,一起走了。
假期一日&十个海子
国庆假期爬了两次山,一次是野山,一次是家养山。
第二次爬完山,中午两个好朋友来家里一起聊天;下午准备看鲁米,但一页也没看,因为由此和越越谈了一下午的现代诗,尤其海子,浓烈、赤诚、宽广、饱满而绝望,令人痛心的天才少年;晚上陪辰轮滑。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在艺术与文学中,我更崇尚艺术家的使命。对一项艺术形式的探索或革新,我也许会无动于衷,但当我读到“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当大地还有生灵遇难,我又怎么能幸福”(马勒)这样的文字,我会深受震动。我觉得艺术家就是那些努力使人类重新回到“童年”或走向“尧舜”的人。”
前阵和妮同学本来计划去青海至敦煌环线,攻略时看到德令哈,海子在那写的诗《日记》。百度说“当一个人恣肆汪洋的情感无处宣泄,只能在内心掀起狂潮的时候,这种折磨,于其留存于生命中燃起熊熊大火,煎熬原本就寂寞如秋的灵魂,不如让另一种境界取而代之,这种境界就是空寂。”
和越越曾经谈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隐含的绝望。那么我看到这首《春天十个海子》时,看到了绝望正在把人吞噬的那个瞬间。“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太难受。越越说海子需要一个自杀干预师好朋友。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灰姑娘的继母的女儿们的脚
小时候看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仓促离开时,掉了一只水晶鞋在王宫里,王子就让人拿着这只水晶鞋去找主人,灰姑娘的继母让她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去试鞋子。一个脚尖太宽了,就砍掉脚趾头去试穿,一个脚跟太大了,就砍掉脚跟去试穿。当时觉得非常的震惊,太血腥 太恐怖了。以为是作者乱写写骗小孩子的。
后来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缠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至少宋时已经有了,到了明清则相当普及,社会各阶层女子都有。直至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天下竟有这样的父母,把女儿的的脚趾头全部折断压到脚掌底下并用布缠住持续多年以保持三寸金莲的表象。大概这些父母都会用同一个措辞:“都是为了你好!”摧残女儿竟也可以如此光面堂皇地流行千年。
如今看来,这世界上的很多人做事情不择手段,甚至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出于现实功利的目标,也不择手段。才觉得原来一切都是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