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girl hello world
冬季的傍晚,太阳在沉没之前,最后的光温柔地洒落,交错着一条一条倾斜悠长的影子。
此刻的风是柔和的,整个世界是柔和的。一路樟树浓密,对面的栾树已经落尽叶子,挂满一树枯脆的“小灯笼”,那是它们的种子,夹在三片花瓣似的薄片里。斜坡上的几棵落叶树光秃秃的树杆顶着枯枝伸向天空,清瘦舒展。阳光照到的房屋外墙,带着暖橙橙的色调。
世界太美,非周末每天傍晚4:35准时走出门,心里都有点小雀跃。横穿马路时,总能看见左边太阳在白云源路西面尽头低低的浑圆的样子。路过桐中门中,路边坐着一个小姑娘,那是谁家的孩子,脸上带着舞台妆,演出或者比赛回来,或者是艺考?无意识间把她融进傍晚的景物里一起细细欣赏了,她大概看我一直看她,喊声:“阿姨好!”我回过神来,竟然——居然——空然,害羞了,局促起来。“社恐”的真面目,然后又悄悄地兴高彩烈,hello girl! hello world!
世界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小孩的,一个世界是大人的。小孩的世界里有太阳、风、树叶、果果、草、云、小猫、大部分的人类小孩、小部分的人类女性、个别的人类男性;有天真、任性、跳跃、生动、顽皮;有哲学、艺术、星星、宇宙的边界、细菌和它们的宝宝……大人的世界里有几乎全部的人类男性、大部分的人类女性、个别的人类小孩;有能力、责任、财富、资源、权威、职场、娱乐;有目标和执行力、政治和经济、项目和赛道、国家和国际关系……
在小孩的世界里,我像个竹篮子,可以流通的,篮子内外畅通无阻。对于大人的世界,像隔着玻璃罩,看见一切,但仿佛是隔断的,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旁观的。
玻璃罩,也许正是隐藏的防御机制,屏蔽一些深层的不可见的否定、担忧和恐惧,是年幼无力的小孩用于自我保护而创造的机制。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做过很多事的中年女人,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初进大观园“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的小女孩。禁锢和束缚,在漫长的旅程中慢慢被觉察,生命的内在力量被唤醒,激荡回旋,凝滞犹疑。
当我们成长,也意味着可以平视那些担忧和恐惧,并不像曾经儿时以为的那般巨大,去尝试着停止或放下防御,原来可以真实地连接全部的世界,不仅仅是小孩的世界。让内在的力量流动,去释放创造力,接纳多元又丰富,足够美好又足够残酷的全相。站在自己的力量里,给自己稳定的内在,给他人以宽容,给世界以悲悯。
晚上包云来家里,我们一起看了《心灵奇旅》,重温这部电影,游荡千年的二十二号灵魂一直找不到对人类生活的兴趣,因阴错阳差回到高纳的生命去完成他的愿望,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里,唤起了对生活的爱与美的感受,空缺得以完整,她得到了地球通行证要去成为一个人类了!但高纳刚刚得到梦寐以求的机会,余生愿望未了,还不想死,急于拿二十二号的通行证回去完成愿望,说”你那不是目标,那只是平庸的生活……你找不到火花……“二十二号第N次被否定了,把通行证给了高纳,重新进入了她的秘密的黑暗的通道,她迷失了,长出庞大黑暗的形状,充满攻击性,真我则缩在身体的一个小小小小角落被狂风暴雨……这个设定真的很形象很真实。很多时候,攻击性的背后,是伤心和绝望。最残忍的,是将外界的否定内化于心,还有什么比疯狂的自我否定自我攻击更大的伤害?外界的否定和攻击总有停歇的时候,而内在的声音是无法停止的。我哭了。但是迪士尼一定是大团圆的,爱是魔法,唤醒生命力,唤起勇气、力量、平静和一切美好的东西。火花不是目标和成果,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有人说:“活着,从来不是为了什么目标,也不是为了什么意义,所谓点燃生命的火花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热情,而生活的热情是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热爱。这种热爱,可以简单到一蔬一饭、一草一木这样的生命体验,也能复杂到对伟大梦想的追求,只要不被欲望掌控,不被执念捆绑,享受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份赠予他人温暖的机会,珍惜每一份来自他人的关爱和理解,就是找到了生命最开始、最本真的热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