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努力和认真努力
认真努力和认真努力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真努力是出于外界的压力与内在的恐惧。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觉得自己应该认真努力,或者害怕自己不认真努力会达不成某些东西,或者只是被裹挟着,没有思考过。这种时候,TA需要放松点,如果是孩子,家长要给予一个安全和信赖的环境,弱化外界的反馈,关注内心的喜好,让TA松驰,去感受去聆听自己最深处的内在。如果是大人,试着这样对自己(当然,这真的很难)。在有的情况下,认真努力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会掩盖一个人真正的天赋,或者会使一个人无法完全地绽放TA的能量。当我们把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也做得很好的时候,似乎是好事,但不一定是好事,它会挤占真正属于我们天命的那部分,它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困扰。认真努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水翻腾着奔流着,泥沙俱下。在某个时刻停止这样的力量,会害怕吗?害怕自己或者害怕孩子(作为家长)停滞不前被滚滚而过的车轮碾压?但每个人必须经过这样的迂回停滞,才有可能使泥沙沉淀,见到水的清澈,辨别要去的方向。
或许这也令人质疑。在我们的语境中,常常过分夸大认真努力的作用,无论作为品德或者作为手段,尤其在这个流行“卷文化”的时代。
但“卷”本身就是出于恐惧。认真努力有一个必要前提,在于有过足够松驰足够自然的状态。这个认真努力的动力,来源于自我发现、自我探索,来源于好奇心和热爱之激情。当去践行的时候,认真努力就是必然出现的状态,这是一种状态,是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不是品德,更不是手段。在这过程中,有时废寝忘食,有时候沮丧懊恼,都是有的。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长久而广泛的课题。
常常听到有人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我想内驱力是每个人与身俱来的,不是外界培养的。只要外界不把它打碎,不把它盖住,它就一直在那里。
内驱力会骗人,很多刻意培养的“内驱力”其实是假的,是把外界的东西内化于心了;很多自律也是假的,是把他律内化于心了。真正的认真努力是自然的,轻松的,自发的,愉快的,没有焦虑,没有痛苦。如果觉得焦虑了,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静静地反观与觉察。
前提是,我相信,我所对面的客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独一无二的了不起的种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