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的开始

2023-3-27 漫漫 碎语

上一个阶段,到去年10月《荒野和小花》结束;今年3月,从《春日小径》、《黄昏的剪影》开始,是新的方向。中间隔了很长时间,一方面因为去同学的项目里工作了三个月,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创作状态一个调整与转换。

从前我做作品,大多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的外化,是一种自我能量的向外流出,基于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历程,多年来那些复杂的无以名状的情感,压抑的无以释放的能量,通过布、纸、针线等材质进行转换和表达。并且,通过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我清理和自我疗愈。

时间如水流,在时间里衰老,也在时间里成长。一次次缝合碎片,终于渐渐有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我,可以和世界对视,也可以和世界相融。虽然生活永远不会停止烦恼和痛苦,就像生活永远不会停止美与爱一样。无论如何,我真的非常热爱这个世界,也庆幸遇上这个女性觉醒的时代,让我至少能有一些机会觉察、反思、自学和自我精进。

无论如何,从前都过去了,我不想再做任何细究甚至表述,今后将会倾向于无我空灵的状态,感发自然和宇宙之道。“冥冥漠漠,无言无说,在无时无空中,说世界的存在,说生命的真实……不要流连于变与不变,不要粘滞于时间秩序……脱略时空,自在心游,涉事而行,方是得真之道……他的书画活动,不是创造什么艺术作品,就是随意而往的生活,是他生命的一种直接反应形式。”(《南画十六观》之八大山人的涉事)

对于一个未经艺术院校专业训练的人,我的每一次创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会有很多笨拙的实验和尝试,出品没有稳定性,从废品里偶然撕出令人惊喜的碎片,默默地建立它们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对话,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某些东西。并试图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主题库,素材库,色彩库,笔触和线迹库,从认知到技术进行积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感。

人生才刚刚开始,而我已经45十岁了。偶然担心生命不够长,若是早早死了,还来不及完成自己的事,那直是太遗憾了。哈哈哈

评论(0) 浏览(8)

黄昏剪影

2023-3-24 漫漫 针线

穿越个人的悲喜

去往无我之地

见天地众生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18)

春日小径

2023-3-21 漫漫 针线

《春日小径》。

染线,染布,缝针线。
春色深深浅浅乍暖还寒,浓浓淡淡交叠相映。
心里反复回响的,是那首: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悉。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真是妙啊。那个百转千回欲说还休,那个平平淡淡一句日常。
这春日好丫,绿色正宜人呢~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9)

那时候

2023-3-21 漫漫 生活

一篇历史的日常来自于2019年2月,那时娃还小。

晚上,和越一起出去散步。零星几颗小雨,裹了大棉衣,共撑一把伞。绕广场两圈,叨着各种有意思的闲散。道旁的枯枝甚是好看。

回到家,院子里灯光温暖明亮。推门进去,才发现辰已醒,半卧沙发旁地上一角,闭着眼睛,交织着瞌睡与委屈,一定是醒来找不到妈妈哭过了吧?他点头。抱起在怀里,亲亲他,安抚他,委屈散出来瘪起嘴巴,很快褪去,又恬静地睡了。

睡着的娃都是天使。于是趁机泡茶喝,看会闲书,继续互相说着话。两娃寒假中,忙里偷闲的零碎时间,只宜家务和看书以及收集些信息,不宜聚集精神做大部头工作,有时会有一点儿焦虑。但是,在一些无法避免的事务和情境中,安静的耽于当下,是唯一的方式。

渐渐有了兴致时,辰又醒了。。。肚子饿了,弄饭给他吃。又泡奶吃。倒腾再三,然后,彻底醒了,仿佛刚才是一场午觉。晚上九点半,活力四射的娃。。。眼里调皮的笑意萌化💕

陪看书,讲故事,一本又一本。直到十一点多才再次哄上床睡觉,最后关灯讲一个《海底两万里》。

然后我过于清醒,翻了几页床头的《枕草子》,林文月版,女性化的典雅语言,平淡而有些小趣。

次日晨起,决定在连绵的冬雨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个艳阳日,爬山。

从北面上山,周围阴凉沉郁,气温比旁处低了至少三五度。沉寂,近处偶然的悉悉索索的声音,远处阵风吹过山岗的树叶,哗啦啦的。

待爬至山顶,豁然,阳光洒落,风很大,树叶摇个不停。

西边的太阳和云层,东边的蓝天。云层涌动,明天就要降温了,接着是持续的雨天。

采集些干萎的枝枝草草,去印染布料。

风吹落一地黄叶。是老城区的寂寥。

评论(0) 浏览(5)

一个女人的九条命

2022-11-15 漫漫 碎语

从前,有一个女人。

她出生在一个贫瘠的农村,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家里经济不足,只能让哥哥和弟弟上学,她只上到小学毕业。

在她16岁时,哥哥要结婚,需要钱,父母让她嫁给了隔壁村的青年,家境相当,彩礼不多,但也够哥哥勉强取个媳妇。

丈夫家中排行老大,高中毕业,下有弟弟妹妹各一。在家没有出路,欲出门闯荡,她留在家里照顾公婆和弟弟妹妹,典了唯一的首饰给他作盘缠。农村生活条件差,人老得快,公公婆婆身体状况不佳,弟弟妹妹继续上学,田里农活,家里家务,都是顶梁柱。

丈夫起伏半生,不济之时,家里卖点农产品继续供他。一个农村青年混出来名堂有多不容易,40多岁开始有点起色,有个XX在帮他,是XX的女儿,别无所求,但敬他勤奋努力,没有油腻之气。56岁公司终于上市,有个红颜知己,终身未嫁,是一直以来的左膀右臂,公司合伙人,共同面对公司所有的困境与成长,无话不谈。

她生了三个孩子,从没有离开过镇里。苍桑容颜。终于住进了大房子。

丈夫说,他一生只有她一个妻子,他名下的所有资产,全部计入她名下,所有的股权,都计入三个孩子名下。

一时舆论哗然,股票连涨,众人羡慕她有个好丈夫,羡慕她命好,苦尽甘来。

公婆去逝,最后一个孩子出去上大学后,她开始吃斋念佛,把心经抄了98465遍,老眼昏花,无法再写字了,又背诵了1273947遍,某个清晨,没有再醒来,享年88岁。

老天爷说,你有慧根。因你良善无争,给你九条命,再去修吧。

 

第二条命

她出生在一个城郊农村,排行最小,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母疼爱,正在上高中。

这日芒种附近,暮春初夏,微风和畅,山花浪漫。

路上遇见隔壁村的青年,原也认识,一别三两年,这次部队回来探亲,居然显得一表人材,两人私相暗受。

节后青年回部队。几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父母骂她一顿,然后带她去找隔壁青年的父母。隔壁青年父母说,这个责任,一定得负。十万火急把儿子骂了一顿,喊回来结婚。

但儿子其实另有钟爱的女朋友,是部队司令的女儿。

他说:“我会负责到底。”

他有四个姐姐,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四个姐姐觉得是她中断了他的大好前程,他本可以取司令的女儿为妻。总是对她不屑,嫌弃。话里话外,没少含沙射影。

后半生,他不近任何女人,他的口头禅是:“女人是祸水,千万碰不得”。

他退伍进了一家企业,过了几年企业倒闭了。种地,打麻将,喝大量的酒。

两人都不擅经营,一生经济困窘。

说不清是平凡乐和还是郁郁不得志。

他们生了两个儿子,都是问题少年,费心。

他病了,死了,她也病了,死了,享年63岁。

 

第三条命

这次,她出生在一个县城。父母是工厂职员,上有一个哥哥。

哥哥去上了大学,父母经济有点压力,让她读了中师。初中毕业读的中专师范。

毕业后成了小学老师。

工作五年,经家里长辈介绍,与一个青年才俊结了婚。对方大她8岁,已经是国企中层,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为人周全,应和长辈,带邻悌下,父母都很满意,觉得把女儿托付给他非常放心。

他们生了一个女儿。

丈夫工作非常忙,早则晚上九点,晚则半夜一两点回家。周末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其实他大学时有个已经谈婚论嫁的初恋,因为毕业异地,最终分手了。他觉得这一辈子只有工作可以拯救自己。

公公婆婆,爸爸妈妈,轮翻生病,都要她一人照顾。女儿学习,不求上进,卷不卷?鸡不鸡?

常常请假,工作被批,无暇顾及自己,气血两虚。生活一团乱麻,鸡飞狗跳。

立例来了38天都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终于去医院一查,没救了。

丈夫终于生平第一次请假,把她送到上海,托人挂了最厉害的专家,对医生说:“我给你跪下了,你救她,用最好的进口药,开最贵的补品,她是世上最好的女人。”

过了一个月,她死了。享年38岁。

 

第四条命

这一次,她出身农村,聪明实干,大学毕业留在省城工作。

工作中认识他,同样也出身农村,寒微、淳朴、踏实,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

他们都有能力,有想法,能吃苦,两人一合计,双双辞职一起创业了。

期间一边创业,一边结婚、怀孕生孩子。

她父母要帮弟弟带孩子,他家境艰苦,父母早逝,没有余荫。

创业收入不稳,时不时资金困难,请不起更多员工,更何况房贷紧迫,她通常带着孩子工作,三餐起居,没个准点,孩子和她,都黄黄瘦瘦。

做了两个项目,不甚了了。常常熬夜,辛苦多,收入少。

第三个项目,坚持了两年后,第三年大有起色。

他一时容光焕发,仿佛成功人士。

才华终于换得财富,还清了还贷,又过了两年,添置了三套房。

他说,你太忙,我心慌张,不如生二胎,你回家养孩子。

她刚怀着老二,不足四月,某天半夜,他说:“我的心里,跑进了别人。”

他日益刚愎。

孩子不足三岁,又传来他和公司某女下属相关消息。

没头没脑,绵绵不绝。

昔日惜你才华,此生倾尽全力愿为你成全。然玉成之日,便是离开之时。

算了吧,结束吧。我也可以过好自己,养好孩子。

他说,那都不是真爱,实在没什么。我只有唯一信条,只有原配的关系,才是唯一的关系。绝对不能离婚。死也不能。

一直在原谅,一直在伤害。

是个爬不出的沼泽,你刚想爬出来,以为这次可以成功自救了,对方又把你拖了下去。

无穷无尽。

她把两个孩子在初中毕业后都送出国读书,你们离开家越远越好。去你们自己的天地遨游,去寻找你们自己的归宿。

我,就算了吧。这辈子,已经没有救了。

当第二个孩子拿到学士学位时,她老了,病了,死了,享年66岁。

他给她办了一场超豪华葬礼,称她是一生至爱。称世上没有女人可以和原配相比,称这个女人如何为他付出了全部。

真是个好女人啊。

 

第五条命

这一次,她出生在一个小企业主之家,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一弟弟。父母经营一家小工厂,物质条件不错,学习尚可。考了一所不好不差的大学。父母说,我们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会永远守护你。无论你读书、工作还是结婚,都不可离开我们这个城市。

若干年后,和一位世交家庭的儿子结了婚。对方家也是办厂的,常年有业务往来,男方家公司大、条件好,有一整幢的商业大厦出租,也是独子,留学归来,是大公司的管理层。

她生了一个儿子,儿子身体欠佳,总是生病,却拥有一个总是在云端的孩子他爸。

于是家里协同给她压力,让她辞了职,全心养育孩子,周全两边老人。什么年什么节什么生日什么纪念日,三亲六戚,七姑八婆的人情事故,各种周全陪笑。

想去工作?吃饱了撑的吧。孩子带好了吗?

公公婆婆哪里不舒服了,哪里又有什么事需要办了,从来不找儿子的,都找她。儿子工作太忙了。

孩子上学了,公公婆婆另购了学区房,她独自去陪读。

从来不间断的,是绯闻。但丈夫说,那只是客户而已。

夜不归宿。

有一次她闹到单位,于是丈夫被发配到了海外分公司,从此更加云端了。

孩子学习不好,厌学了,抑郁了。住院,吃药。

母亲说,你有什么好烦的?有事业有家境,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带个孩子就好了。你弟收入不好,我们多帮衬帮衬他。将来万一哪天我们身体不好了,还指望你照顾我们。

她也抑郁了,事业和家境又不是她自己的。

但她假装坚强又快乐。真没什么,真挺好的。

世界上艰难困苦的人那么多,而我这么幸运。

一年后丈夫已经升为海外各区总负责人。

她自杀了。享年45岁。

 

第六条命

这一次,她出生在省城,是独生女,家境殷实。

从小父母创业很忙,很少陪她。

她独自长大,独自做作业,她想要陪伴,想要温暖,想要呵护她在掌心的人。

后来遇到农村来的丈夫,他长得并不出色,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薪水微薄。但他从小帮助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很是细致体贴,老实诚恳,是个厚道人。

他们结婚了,她家买房,写他的名字。

帮他把老家的房子也修葺了,让公公婆婆住得舒服点。

没有彩礼,孩子跟他姓。

只要你疼我爱我,我愿意为你付出所有。

生了三个孩子。辛苦拉扯,不在话下。

她父母年事渐高,家里企业教给他打理。

他也争气,一路学过来,慢慢顶起来,越来越有话语权,企业经营蒸蒸日上,父母渐渐退下来。

他购置了别墅,把乡下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她说年纪大了,是该享点福了,没有怨言。

有一阵她父亲和他母亲同时病了,她回娘家照顾自己父亲,他勃然大怒,父母一生辛劳,培养他成才,她却如此没有孝心,生病时不管他的老母亲,只管照顾自己那一方的。当天更换锁钥匙。

他母亲不日康复了。她父亲病逝了。她说母亲悲伤孤单,接回家住一阵。生活习惯不同,家里凌乱,她母亲不习惯,她请来家政大扫除,他父母颇为不满,这是嫌我们脏吗?他回来说,父母养大我不容易,让他们安享晚年,你不要再添乱了,你们爱干净你们自己出去住。

她母亲奋斗半生,老了招此变故,隔了几个月气死了。

她一时无依无靠,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一个人做作业,一个在呆在家里,一个人老去。几个月后,像老了十岁。

在好朋友的劝说下,狠心离了婚,是净身出户。

过了几年,精神总算慢慢好起来了。幸好父母给她留了大额保单,够她维持不错的生活。

她重新开始学弹琴,画画,写书法,在别人准备退休的年龄,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挺好的,没有回忆中的小时候的孤单那么可怕。

六七十岁的时候,倒比四十几岁时更有精气神。

三个孩子渐次长大成人,还能间或来看望她。

一直活到98岁。

 

第七条命

这一次,她出生在省城,家里有一个姐姐。

她一直很要强,但无奈没有考上好大学。

后来进了一家公司做销售。丈夫是做技术的,安静不喜社交,她喜欢这样的安稳,仿佛心里的底有人兜着。

但他觉得做销售太抛头露面,没少吵架。

有一次为了接一个大单,喝酒喝到半夜一点才回家,丈夫和她大吵一架,开车出门。

撞车死了。

孩子刚上幼儿园。

从此她更加拼了命地工作。孩子都是父母帮她养的。好像风一吹就大了。

她从未加过任何一个老师的微信,从没有一次到过孩子学校接送过孩子,从来没有一次开过家长会或者找老师谈过。

孩子说,你不爱我。

她说,我要为自己而活,我要独自撑起家。我把我的所有,都用于工作。只有工作,我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孩子。

商场如战场,无法喘息。

她成了销售之王,她成了公司董事,她成了公司总经理。

互联网的时代,产品的更新与迭代,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她要带领出一支狼一样的队伍,去持续创造出销售神话。但别人都骂她“变态”。

有人把她在公司骂员工的视频转到网上。

她一心为公,六亲不认。

父母说:“我们没有你这个女儿。”

儿子说:“我不想要你这个妈妈。”

刚退休后第二年,她得了阿尔兹海默,住进养老院里。怕她迷失,不被允许走出房门。

过了五年,死了。享受72岁。

 

第八条命

这次,她是一个从县里来省城读书的学霸。考上全国最顶尖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

校招在业界最厉害的咨询公司工作,遇见同样的他。

他们结婚,生了两个孩子。

将来孩子若不好,其他都是空的。你是孩子妈,孩子都粘妈,你回家带孩子吧,孩子教育好才是人生赢家,孩子败了,咱赚再多也不够败的。

再说了,自由最重要,我们俩牺牲一个就够了,就牺牲我吧,咨询公司工作这么辛苦,加班不着家的,你回家自由,想干点活就干点,不想干就别干。

卷卷卷

中考,孩子没有进全市最有名的五所学校。

你怎么连孩子都管不好?

即使孩子考不上咱们当年的学校,985总要考上吧?

你整天在家,买香奈儿干啥?

你去旅行12天?不行,孩子不管了?

十年后,他已经升为公司合伙人职位了。

我和你,本是领着同样的高额薪水好吗?我和你,本拥有同样的晋升通道好吗?

我也是要我的价值实现的好吗?

你要去工作?四五十岁的女人,别出去了,咱家不缺你这点钱。

她后来和她的女性朋友共同创业了,经过一些艰难的起步,渐渐上了正轨。

她说女人要搞钱,不搞钱就什么也没有。

第二个孩子也上大学后,她离婚了。

后来她的俩个孩子在国外定居了,她也移居国外了。

风声水起,时髦的80岁老奶奶。

她一直活到105岁。

 

第九条命

这一次,她出生在一个县城,家里有一个哥哥。

父母也想让她早点工作,念个护士专业,将来方便照顾双亲。

但她悄悄地改了志愿,读了计算机专业,成了一个程序员,和一群男人在一起工作。

她喜欢过一个人,但双方都过于含蓄,兜兜转转的,都在彼此猜测,没有人表白。

后来的后来,他跟父母安排的合适的人结婚了。

她从此成了工作狂。成了行业内了不起的程序员,完成了几个大单的项目总负责,拿到了公司干股。

生命多寂寥啊。

她离开了公司,回老家经营一个小瓷器铺。

没有人知道她不工作靠分红也日进斗金。没有人知道她曾经的了不起的成就。

老大不小了,你为啥不结婚?赶紧生个孩子啊。叹息。

美好的关系并不在于拥有。

不如相忘于江湖。

怎样才算为自己而活呢?

生命的价值,了不起的人与平凡的人,有什么不同?

她默默无名,无疾而终,享年96岁。

 

她有九条命,她还是不知道如何过好一生。


评论(0) 浏览(5)

锚点

2022-11-15 漫漫 碎语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工作,家务,偶尔旅行,忙碌和休息,这些都是把我们固定在无穷的时空上的锚点,有了这些锚点,我们知道自己存在的位置,有了这些锚点,生命才会稳固。个体生命如此微小,像尘埃一样漂浮,要如何去与无限广袤的时空连接?要珍惜这些,哪怕很多时候是烦恼、压力、厌倦。如果没有这些锚点,当我们与现实生活全部脱离,切断所有的输入输出系统,没有听觉、视觉、触觉,没有语言、文字、肢体,只有纯粹的意识独自存在的时候,在虚渺浩大的时空里,还能找到自己(此时的自己也许并不是个体了)的位置,还能找到来路、去路、方向、路径吗?同时,我们必需在现实生活、输入输出系统之外,构建一个纯理性系统,用纯意识的自由运作来搭建,那是照亮无限时空的一束光。

评论(0) 浏览(6)

在空门的门口

2022-11-7 漫漫 碎语

感冒了,头晕,上午睡了一觉,下午睡了一觉,晚上又早早睡了。一天都无法干活,看了一会儿书,继续睡了。好像离世界很远,隔着烟水渺渺,而我也丝毫没有进入世界的欲望,遁。独自枯山上下,月满西楼,内心出奇地安定。

发烧。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去山上打老虎,老虎没打死,只是被打伤了,是一只半大不小的青少年小老虎。G同学把它带了回来养着它,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觉得挺害怕的,很忐忑,战战兢兢的,它在长大,它在康复,觉得危险在慢慢靠近,不知何时会突然发生。让他把它处理掉,讲了很多次,可他依然不罝可否地继续养着。

又做了一个梦,梦见在一个寺院里画画,或者教别人画画。寺院长得像城邦似的,高大,方正,有两个字提在城墙上,忘了是啥字。还有长长的廊,我在廊侧一片空地的一张桌子上画画,旁边有一棵树,桌子边围着几个人,有一些女修士。我好像是要穿过这个寺院去到另一个地方的,暂时在这个寺院里停留些时日画画。画完了,把画留给他们。

觉得我的内心历程,现在走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将开始以一种与之前不一样的方式和动力来创作,从无我到有我然后重回到无我。在过去的作品中,基本处于一个有我的阶段,倾泻了很多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力量。今后将回到无我的本性中,回到敞开的本性中,我想我已经可以去更多地和万物连接。

评论(0) 浏览(7)

一些快乐的小片片

2022-11-1 漫漫 针线

    辰辰小时候的油画棒和厨房烘焙油纸,加了几滴精油渗透。
    和一些其他碎片(厚纸是宣纸,白点是丙烯,树枝是南天竹,咖色细布条,绣线,毛线,两小点深水蓝是呢料,还有一些蓝色小珠子)。
    最近和孩子们玩,于是又缝了这些轻盈有趣的。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6)

荒野和小花

2022-11-1 漫漫 针线

    荒野和小花,从暑假一直到现在。

    主要因为,这个主题在我心中非常沉重。但我在这段时间里,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心里的那些沉重慢慢开始消融。

    虽然有时候还是会突然感觉又被暴风雨袭卷了,然而我愿意相信那只是我自己的恐惧而放大了现实,我愿意相信,生活越来越美了,我也越来越轻盈有力量了。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评论(0) 浏览(18)

稻田

2022-10-31 漫漫 碎语

点击查看原图

    秋天的稻田这么美。

    稻田这么美,是因为我们看它的此刻,生活富足,闲逸,衣食无忧,内心安宁。小时候要种田,割稻。插秧种田时,田里灌满水,水里有各种小虫子,非常害怕那些软体动物,以及吸血的蚂蟥。收割稻子时,拿镰刀一束一束地割,炎热,劳累,疲惫不堪也要继续坚持。从来没有发现稻田这么美。当在生活之下拼尽全力的时候,没有与生活对视的时间,更没有回头欣赏生活的视角。或者会有家长(爸爸爷爷这样的人物),抽着水烟,坐在田头,欣赏稻田这么美,待它丰收养活家人。总之,得有一个短暂的时刻,一个冗余的空间,可以停留,这是我们回望或觉察的前提。

    我们在纪录片里看到森林那么美,海洋那么美,看到地球上的生态繁荣不息,生机勃勃。但生态繁荣不息的背后,是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如果一只老虎追着我们跑,等着一顿饱餐撑起它满足的下午,我们还会觉得这奔跑真美,充满生机吗?

    很多动物都要长途迁徙,飞越天空,跨越沙漠,穿越海洋,景象壮观、震撼。那是因为我们是旁观者。对当事者来说,每一段旅程都非常不容易甚至总有个体在此过程中失去生命。

    大雪纷飞的夜晚,我们围炉夜话,思考一些或宏大或微小的主题,那也是因为我们有饱食,有暖衣,生活舒适满足。即使我们深入严寒,去极地科考,或者仅是出门通勤,我们也有保暖的衣鞋。

    人类文明走到今天,已经让我们脱离了大部分的生存残酷。但要永远对世界怀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取之于自然,归之于自然。节制,平衡。万物同一,在生态系统中互相转化,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今世界无数妄为,仿佛一切存在都是为了人类或者为了某部分人类,这样的狂妄,在无知无觉中进入集体潜意识,如果没有觉察和反思,是很可怕的。

    而在人类社会内部,依然存在着另一种残酷。没有老虎追,没有狼群围攻,我们的生死存亡仿佛有了很多保障。但和平与幸福似乎总有一点远。焦虑、抑郁、韭菜、卷、躺平,出现在我们的传播词汇中。

    我们因自然的馈赠,诸人的爱意,以及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有幸存在于世。愿多一些省思,常怀中正之心。

评论(0) 浏览(5)

Powered by emlog